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7 00: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17:30
阿拉是吴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用于上海话、宁波话、义乌话和舟山话,以及台州部分地区,发音类似于“我们”和“我的”。在杭州话、湖州话、绍兴话中,类似的概念是“伢”。在使用上,如“阿拉一淘去白相”表示“我们一起玩”,“阿拉姆妈”则指“我的母亲”。
阿拉这个词汇源于吴语宁波方言,其词根来源于表示多个人的“拉”。清末宁波人大量涌入上海,对上海方言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阿拉”从宁波移民中兴起,并最终成为上海话的标志性词汇。据统计,现代上海人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祖籍宁波,这使得宁波方言词汇在沪上广泛流传,尤其是“阿拉”。
上海话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在19世纪末,上海作为移民城市,宁波人口众多,使得“阿拉”在方言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如1930年代,“阿拉”已逐渐成为上海话的第一人称代词,如瞿秋白的小调中所见。到了20世纪40年代,上海话进一步发展,方言学家倪海曙的作品中,三轮车夫使用的“阿拉”已经非常普遍。
解放后,上海话的定义逐渐稳定,而“阿拉”成为上海人的代名词,与“我伲”(本地人自称)形成区分。上海话因其包容性,不断吸收各地方言和外来词汇,但其内部方言差异也反映在自称方式上,如“我”(发音为“ngu”)和受江北移民影响的“wuu”(非古汉语“吾”)。
宁波人即“阿拉”,“阿拉”即宁波人。这“阿拉”两个字已可代表宁波人。故宁波人叫起人来,都以“阿”字上前,如“阿哥”、“阿弟”、“阿妹”、“阿大”、“阿二”、“阿三”……都熟极而流,脱口而出。“阿拉”长、“阿拉”短、“阿拉舍希”尤为宁波人的口头禅,只消听见某人谈话中夹入“阿拉”两字,就可以知道他是的的括括、十足地道的宁波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17:24
阿拉是吴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用于上海话、宁波话、义乌话和舟山话,以及台州部分地区,发音类似于“我们”和“我的”。在杭州话、湖州话、绍兴话中,类似的概念是“伢”。在使用上,如“阿拉一淘去白相”表示“我们一起玩”,“阿拉姆妈”则指“我的母亲”。
阿拉这个词汇源于吴语宁波方言,其词根来源于表示多个人的“拉”。清末宁波人大量涌入上海,对上海方言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阿拉”从宁波移民中兴起,并最终成为上海话的标志性词汇。据统计,现代上海人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祖籍宁波,这使得宁波方言词汇在沪上广泛流传,尤其是“阿拉”。
上海话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在19世纪末,上海作为移民城市,宁波人口众多,使得“阿拉”在方言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如1930年代,“阿拉”已逐渐成为上海话的第一人称代词,如瞿秋白的小调中所见。到了20世纪40年代,上海话进一步发展,方言学家倪海曙的作品中,三轮车夫使用的“阿拉”已经非常普遍。
解放后,上海话的定义逐渐稳定,而“阿拉”成为上海人的代名词,与“我伲”(本地人自称)形成区分。上海话因其包容性,不断吸收各地方言和外来词汇,但其内部方言差异也反映在自称方式上,如“我”(发音为“ngu”)和受江北移民影响的“wuu”(非古汉语“吾”)。
宁波人即“阿拉”,“阿拉”即宁波人。这“阿拉”两个字已可代表宁波人。故宁波人叫起人来,都以“阿”字上前,如“阿哥”、“阿弟”、“阿妹”、“阿大”、“阿二”、“阿三”……都熟极而流,脱口而出。“阿拉”长、“阿拉”短、“阿拉舍希”尤为宁波人的口头禅,只消听见某人谈话中夹入“阿拉”两字,就可以知道他是的的括括、十足地道的宁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