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王东岳论文字对思想的反作用及《易经》幼稚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15:3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6:25
王东岳先生强调了文字符号在思想表达中的关键角色,西方哲学家通过探究语言和语义,揭示了思想如何通过符号脉络运行。他认为,《易经》作为非现代或非文字系统的原始思想体系,由于其架构模糊和内涵不明,反而因其“幼稚”而显得神秘和深奥。实际上,这种“幼稚”源于《易经》未遵循现代文字符号的逻辑结构,例如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公设。
恩格斯指出,过于简单的数学规则可能导致理解困难,如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公设1”,它忽略了点与线的实质区别。尽管这种形式逻辑在科学界占据主导,但并未解决逻辑问题。相反,中国古代哲学家通过实践得出的公理“宇宙只有一个”,并结合实物的形与数,构建了科学的辩证逻辑体系,与《易经》的原始性形成了对比。
爱因斯坦强调西方科学的基础——逻辑系统和实验方法,而中国古代没有这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成就不值得惊奇。《易经》中的文字,如“一二一二”,体现了文字对思想的反作用,即追寻文字语义是理解思想脉络的重要途径。
古代学者通过观察自然,如一根草茎,逐步发展出宇宙只有一个的理论,构建了度量几何模型。他们用文字记录了宇宙的绝对运动,如“一二一”和“一二三亖五六一”,形成了一套循环无限的记数法,反映了宇宙的时空度量规律,这就是《易经》所述“昔者”的内涵。
《易经》的“昔”字,其字形揭示了宇宙循环度量的几何模型,这在甲骨文中作为最早的十进位制循环记数法的体现,被认为是探索宇宙运动规律的数学科学源头。文字与思想的互动,以及对《易经》幼稚性的理解,揭示了文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对思想表达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