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 ——五行学说知识点精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7 10: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05:55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一、形成与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起源尚无定论,但多数认为与“五材”关系密切。五行由最初与“五材”相关的概念,抽象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至《春秋繁露》、《白虎通德论》等著作,将其发展为一种哲学理论,用于阐释自然或社会的各种联系。
五行概念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排列与运动变化。五行的特性,如木的“曲直”、火的“炎上”、土的“稼穑”、金的“从革”、水的“润下”,为识别事物五行属性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事物与现象的归类
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法与推演络绎法,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与现象,按照其属性进行归类。如东方属木,西方属金,皆基于与五行特性的比较与推演。
三、五行之间的关系
五行之间的关系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与相乘、相侮。相生指五行间的递相资生、助长与促进,相克指有序的相互克制与制约,制化则包含生中寓克、克中寓生,维持事物间的平衡。相乘与相侮则指异常情况下过度或反向的克制现象。
四、*相及
*相及分为母病及子与子病及母。母病及子表现为母行虚弱导致子行不足,子病及母则为子弱影响母行,两者皆可能导致*两行的异常。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起到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作用,通过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五行结构系统,以此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