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7 10: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5 21:34
皮质醇放射免疫测定(RIA法)显示血浆中的皮质醇浓度存在明显的昼夜波动。在一天中的早晨6至8时,含量最高,通常在140~630nmol/L;下午4时,含量会下降到80~410nmol/L,而到了晚8时,浓度会降至早晨8时的50%以下。这种昼夜变化在早晨8点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至午夜12时至次日2时最低。
正常的生理学变异会影响皮质醇水平。例如,正常妊娠、非嗜酒者大量饮酒、以及接受雌激素治疗后,皮质醇水平会升高。相反,某些药物如水杨酸钠和苯妥英钠会减少血浆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BG),导致总皮质醇浓度下降,但游离皮质醇不受影响。
病理学上的变化则涉及皮质醇的异常升高或降低。皮质醇增高常见于柯兴氏综合征、胰岛炎、妊娠中毒等,也可能出现在某些精神病患者、不平衡性糖尿病等疾病中。在发热、剧烈疼痛时,尽管浓度升高但仍有节律性。而急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炎症等情况会导致夜间皮质醇无昼夜节律,并伴随颅内压升高、肢端肥大症等病症。
皮质醇降低则与阿狄森氏病、垂体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衰竭等有关。通过血中皮质醇测定和尿中17-OHCS的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异常,帮助确定具体的病因。
皮质醇,也可称为“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在应激反应里产生的一种类激素。C24H30O5,11β,17α,21-三羟基-4-娠烯-3,20-二酮。又称氢皮质素或化合物F(compoun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