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7 09: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02:50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流彩华章之美,比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短短几个字就能将读者带入意境,那么,你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是什么吗?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吗?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出处及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什么意思?
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处是哪首诗?
此诗句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孟子·公孙丑下》一文。全文如下:
《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
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
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
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可是不能取胜,
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
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
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
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
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
君子要么不战斗,
(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全文赏析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02:46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流彩华章之美,比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短短几个字就能将读者带入意境,那么,你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是什么吗?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吗?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出处及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什么意思?
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处是哪首诗?
此诗句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孟子·公孙丑下》一文。全文如下:
《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
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
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
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可是不能取胜,
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
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
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
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
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
君子要么不战斗,
(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全文赏析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