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中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详细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22:0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7:57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高明的有道之士,掌握了“德”的奥妙,他的言行无不符合“德”的原则,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德”,这才是真正有“德”的人。不高明的修道之士,并不谙知“德”的奥妙,他的言行总想符合“德”之原则,总以为自己有“德”,其实他并没有“德”。
高明的有道之士,并不是故意想有为,但却没有什么不为,因为他符合“德”的原则;不高明的修道之士,尽力想表现有为,却什么也不能为,因为他不符合“德”的原则。
最有“仁”的人,他实实在在去行仁事,但并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的行“仁”;最有“义”的人,他有所作为,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人的行为;
最有“礼”的人,按一定标准行事,但是倘若别人不理解或不知道他的行为,他就会伸出手臂大嚷大叫,强迫别人跟随他去行动。
所以,我们从这道理可以知道,失去了“道”后才有“德”,失去“德”后才有“仁”,失去“仁”后才有“义”,失去“义”后才是“礼”。
“礼”这个东西,是其它都失去后才有的,它实在是道德之末了。它标志着忠信的不足,是道、德、仁、义变得淡薄时才会出现的,当然就是祸乱的开始了。有预见的有“智”之士指出:道德的末日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忠信守道的人立世,为人当厚道而不要薄情,处理要实在而不虚伪。所以要去掉不合“道”的前者,而取合于“道”的后者。
大意:
本章阐述的是世俗的道德仁义的表现和它们出现的原因。老子特别厌恶礼和先知(前识者),因为它们意味着祸乱和愚昧,主张舍弃这些虚华,归于朴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8:00
个人理解啊,不一定对,给您做个参考。
上德是一种无为的习惯,不求回报,没有目的。下德的无为,是所谓的无为,但事实有追求的。
我举个列子。顺应天时,起床,睡觉,吃饭休息。
如果心里想着,我要长生,我是为了养生而这么做,那这就算下德。
而心里什么都不想,就是这样去做,这便是上德。
简单的说,就是你是不是抱有目的的去做。想长生,所以怎样怎样,想有德行,所以怎样怎样。这都是下德。
上德就如果本能,没有理由,没有目的,自然而然做出来了。
说的不对,您多批评,晚辈的一点愚见,您见笑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8:03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以前有道德的人做了不道德的事,人们认为他不可能去做没有道德的事。
以前偷过别人东西的人,不再去偷人东西了,做了一件有道德的事,人们不相信他。
为什么?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以前有道德的人现在什么事也不做,人们无所谓;以前没道德的人,现在什么事也不做,人们有所谓。
为什么?
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道德不因为以前有,现在也有。人的道德水平和素质也在变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7:56
要联系起来理解。
上德,不恃是以有德;(有德行却也不夸夸其谈、自我炫耀)
下德,不失是以无德。(仅仅是不想被人称作“没有德行”罢了)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绝不会做了却没有任何效果)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未必是做了就一定有效果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8:01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高明的有道之士,掌握了“德”的奥妙,他的言行无不符合“德”的原则,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德”,这才是真正有“德”的人。不高明的修道之士,并不谙知“德”的奥妙,他的言行总想符合“德”之原则,总以为自己有“德”,其实他并没有“德”。
高明的有道之士,并不是故意想有为,但却没有什么不为,因为他符合“德”的原则;不高明的修道之士,尽力想表现有为,却什么也不能为,因为他不符合“德”的原则。
最有“仁”的人,他实实在在去行仁事,但并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的行“仁”;最有“义”的人,他有所作为,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人的行为;
最有“礼”的人,按一定标准行事,但是倘若别人不理解或不知道他的行为,他就会伸出手臂大嚷大叫,强迫别人跟随他去行动。
所以,我们从这道理可以知道,失去了“道”后才有“德”,失去“德”后才有“仁”,失去“仁”后才有“义”,失去“义”后才是“礼”。
“礼”这个东西,是其它都失去后才有的,它实在是道德之末了。它标志着忠信的不足,是道、德、仁、义变得淡薄时才会出现的,当然就是祸乱的开始了。有预见的有“智”之士指出:道德的末日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忠信守道的人立世,为人当厚道而不要薄情,处理要实在而不虚伪。所以要去掉不合“道”的前者,而取合于“道”的后者。
大意:
本章阐述的是世俗的道德仁义的表现和它们出现的原因。老子特别厌恶礼和先知(前识者),因为它们意味着祸乱和愚昧,主张舍弃这些虚华,归于朴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8:02
要联系起来理解。
上德,不恃是以有德;(有德行却也不夸夸其谈、自我炫耀)
下德,不失是以无德。(仅仅是不想被人称作“没有德行”罢了)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绝不会做了却没有任何效果)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未必是做了就一定有效果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8:00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以前有道德的人做了不道德的事,人们认为他不可能去做没有道德的事。
以前偷过别人东西的人,不再去偷人东西了,做了一件有道德的事,人们不相信他。
为什么?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以前有道德的人现在什么事也不做,人们无所谓;以前没道德的人,现在什么事也不做,人们有所谓。
为什么?
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道德不因为以前有,现在也有。人的道德水平和素质也在变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7:58
个人理解啊,不一定对,给您做个参考。
上德是一种无为的习惯,不求回报,没有目的。下德的无为,是所谓的无为,但事实有追求的。
我举个列子。顺应天时,起床,睡觉,吃饭休息。
如果心里想着,我要长生,我是为了养生而这么做,那这就算下德。
而心里什么都不想,就是这样去做,这便是上德。
简单的说,就是你是不是抱有目的的去做。想长生,所以怎样怎样,想有德行,所以怎样怎样。这都是下德。
上德就如果本能,没有理由,没有目的,自然而然做出来了。
说的不对,您多批评,晚辈的一点愚见,您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