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20: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11:16
介入放射学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经皮或经腔道进行诊断及微创治疗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介入放射学已经成为崭新的介于传统内科学与外科学之间的临床学科,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医学”。
目前,介入放射医生借助各种导管和器械已可“介入”到人体的几乎所有部位进行诊断和准确精细治疗,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已可部分取代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的优点在于:
1、创伤小;
2、可重复性强;
3、定位准确;
4、疗效高、见效快;
5、并发症发生率低;
6、较高的性价比。
哪些疾病可以介入治疗?
随着影像监视设备和更多的新型介入器材和药品的研制和开发,以及多种微创手段的产生及其相结合使得介入放射学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迄今为止我科已开展介入治疗项目40余项,完成介入手术逾万例。目前我科常规开展项目有:
恶性肿瘤:
肝癌、肺癌、胃癌、胰腺癌、肾癌、肠癌、妇科和骨科等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包括超选择插管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动脉内照射结合全身化疗、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
良性肿瘤:
子宫肌瘤、肝血管瘤、口腔颌面及四肢血管瘤的栓塞治疗等。
血管性疾病:
各种动脉瘤、血管畸形的栓塞,血管狭窄、闭塞的成形、支架植入和血管血栓栓塞的溶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和取栓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栓塞治疗等。
出血性疾病:
支扩大咯血、消化道出血、顽固性鼻腔大出血、产后大出血、外伤性大出血(颅底骨折引起的鼻口腔大出血、骨盆骨折后腹膜盆腔大出血、肝脾肾破裂出血等)等疾病的栓塞治疗。
非血管性疾病:
食道、胆道、气道狭窄,鼻泪管堵塞和输卵管堵塞引起的不孕症及宫外孕等疾病。肺、肝、腹(膈下或肝下),腹膜后脓肿的抽吸引流,肝、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肾积水行肾造瘘,各种原因引起进食困难或鼻饲困难者行胃造瘘术。
骨骼系统疾病:
骨质疏松或肿瘤转移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介入治疗等。
神经系统疾病:
脑动脉瘤、颅脑血管畸形(AVM)的栓塞、急性脑梗塞的早期溶栓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成形和支架植入、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栓塞等。
不同部位肿块性病变的穿刺活检和肿瘤、血管性病变造影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