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8 16: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8 02:33
中国土壤学研究历史中,早期重点在于土壤发生、分类、制图,以及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研究,旨在提升土壤肥力。近十年,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退化研究逐渐成为核心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自90年代起,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土壤退化,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探究。
他们定义了土壤退化的概念,揭示了红壤退化的过程、机制和特点,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编制了土壤侵蚀图和退化分区图,并对土壤可蚀性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在肥力退化方面,建立了南方红壤区的土壤肥力数据库,研究了养分平衡与退化的关系,以及土壤有机碳和磷素的转化问题。在酸化问题上,建立了酸敏感性分级标准,预测了红壤酸化的时空变化,同时也关注了作物耐铝性的评估。
在土壤污染方面,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综合评估,并研究了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针对红壤退化防治,提出区域治理策略和立体种养模式,但地区差异和全面性研究仍有待加强。例如,对于其他类型的土壤退化问题,如工业化和农业活动带来的污染、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目前的研究尚不系统全面。
总的来说,中国的土壤退化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着区域差异大、研究领域单一以及全面评价指标体系缺失等问题,需要在多方面进行深入和综合的研究。
土壤退化又称土壤衰弱,是指土壤肥力衰退导致生产力下降的过程。是土壤环境和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的综合表征,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减少,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侵蚀,土层变浅,土体板结;土壤盐化、酸化、沙化等。其中,有机质下降,是土壤退化的主要标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来稀疏的植被受破坏,土壤沙化,就是严重的土壤退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