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8 15: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01:44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对我国古今中外最基本 的文化、经济、科技、地理等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接受中华 民族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取向,感受当今社会、社区的人文、 地理、科技等的进步,进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因为编者要照顾到更多地区的学校教育教 学,因此有许多知识对每个地方的针对性、适应性不是很强, 需要教师及时做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达到教育学生热爱 家乡,热爱祖国的目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 教材中出现的例子,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另一部分所提供的 内容只不过是个引子,要求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与当地社会人 文等紧密结合,达到落实《课程标准》的目的。 答题情况及分析题号 总分百分试卷得分 11.14 9.22 9.47 17.64 10.21 8.555 65.29 得分率% 65.54 76.83 78.92 73.52 51.07 57.03 本次考试共设置六大题,另设卷面分(扣分0-5 一题为填空题,满分17 分,抽百份试卷进行分析,得分11.14 分,得分率65.54%。本题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材的 基础部分,另一部分是与教材内容相近的涉及青藏高原、玉树地震、青海省六州名称,湟中县近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等 贴近时代性、地方特点的知识信息。从答题来看,基础部分 好于延伸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灵活, 题目稍微改变了答题方式,就不能准确做答。 第二题是判断题,满分 12 分,实际得分 9.22 分,得分 率76.83%,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在增加了 许多干扰因素后,让学生能够做出正确判断,难度比较小, 得分情况较好。 第三题是选择题,满分 12 分,实际得分 9.47 分,得分 率为78.92%,是六大题中得分最高的题,也是难度最小的题, 因为有两个以上的答案,学生凭回忆就能够做出准确选择。 本题失分最多的题是考查学生对湟中县卡约遗址的了解,结 果学生非常陌生,导致失分,说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跟 有直接关联的地方课程资源册有密切联系,学校和教师忽视 了地方课程资源册的教学,忽视了学生所在大环境的知识信 息,从而导致失分。 第四题是连线题,满分24 分,实际得分17.65 分,得分 率73.52%。这一部分涵盖内容多、知识类型广,从近几年的 自然灾害,少数民族节日、服饰,省名与省会城市,名山与 所在省份,湟中县名人等,失分多的依次是湟中县名人、少 数民族节日。说明教师对教材延伸部分的地方知识信息关注 不够。第五题是简答题,共 小题,满分10.21 分,得分率 51.07%。本题得分刚刚过半,失分相对较多。第一二小题紧 密联系学生生活,举例子讲民族团结的故事,少数民族风俗 习惯等,多数学生对此不够了解,造成大面积失分。第三题 是写出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能准确 写出20 个以上,有不少学生把省会城市当作省名,还有的学 生把青海省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海南、海北、玉树等当作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