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8 15: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9:16
戴家舍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600年前的大海浸事件,那时,江淮海岸线向西迁移,使得现在的高宝湖和里下河地区成为海湾的一部分。海潮退去后,海岸线东移,兴化-东台成为泄水通道,戴家舍周围逐渐脱盐并形成湖荡沼泽。
4600-4000年间,龙山时代至夏初,东夷部落的一支从黄河流域迁徙而来,他们在现今戴家舍南荡生活,标志着兴化地区的人类活动开始。古南荡人被视为兴化人文始祖,他们的存在拉开了兴化人文历史的序幕。公元前323年,楚怀王时期,楚令尹昭阳在此地发展农业,如在芦洲、戴家舍等地尝试种植水稻,标志着当地文明的起步。
汉高祖年间,戴家舍一带居民有了上三灶这一地域名,他们在艰难的生活中与盐相伴。南宋时期,水泊梁山英雄张荣带领渔民义军在此建寨,得胜湖因此得名,并在对抗金兵的战斗中名声大噪。元朝时,张士诚起义,戴家舍成为战场,湖边村庄因此发展并保留了丰富的民间文艺活动,如莲湘、龙舞等,这些活动对湖荡民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初,朱元璋的*导致戴家舍人迁移,芦苇丛生的戴家舍成为匪患和军队的通道,为躲避*扰,村庄改名为戴家舍,并逐渐形成宗族聚居的格局。抗日战争期间,戴家舍成为抗日活动的中心,新四军在此地开展抗日斗争,村庄经历了战火洗礼,但也得到了抗日民主*的救助和重建。80年代,围湖挖荡的举措推进了兴化人文历史的进程,但昔日的湖荡美景已成过往,留下的是戴家舍人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怀念。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城东镇林湖乡戴家舍初名上三灶、九里港,后称湖南庄、戴家庄,清康熙年间易为现名。抗日战战初期,被*命名为临湖乡。1948年底兴化解放后一度更名为临湖镇。1950年6月恢复现名。戴家舍的庄址南濒梓辛河,与“南荡古文化遗址”隔河相连,东近渭水河,北接得胜湖、车路河,西邻垛田镇芦州、旗杆荡。距县城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