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皮革制品是新剥下的动物皮经过怎样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0:3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6:10
用盐和矾的粉末擦在皮张上并揉搓,脱出里面的油脂,然后用竹片把皮张撑开,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进一步加工如下:
1. 脱毛、脱脂:
此工序的目的是将皮中细胞内的油脂及原皮表面的毛脱掉,露出天然、细致的粒面。如果脱脂不完全,在皮干燥后会出现板硬的现象
2.浸灰:
浸灰,又称碱膨胀,是指加入碱(通常使用的是Ca(OH)2)使皮膨胀到一定的厚度,利于剖层。一般头层用于较高档的服装、鞋子等;二层用于较低档的皮具,头层较二层价格高出许多。
3.脱灰、浸酸:
此工序是将前面浸灰过程中多余的碱除去;其实也就是一个酸碱中和的过程。加入适当的酸,中和掉多余的碱,使其达到鞣制所需的PH值。
4. 鞣制:
鞣制,是指利用三价铬离子将皮纤维的胶原基团连接起来,赋于皮革丰满的手感,增强皮革的抗张、抗撕裂的强度。这是皮革制造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也是决定皮革质量好坏的最关键的一步。一般PH值约为3.8-4.2,温度为40℃左右,时间为8-12h。此序所用的鞣剂也很多,可根据皮革的用途来选用。如果是重革(用手鞋底、*套等),一般选用的是植物鞣剂,填充性能较强、硬度大、成革厚实。如果是轻革,可根据颜色来选用,如果是颜色较浅的革(如白色)可选用铝鞣剂,利于染色;颜色较深的革,一般选用的是铬鞣剂,因为此鞣剂的结合率较高,也比较耐水洗。
5、复鞣:
在现代制革工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甚到被誉为”点金术”。对轻革,复鞣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因为此工序可补充鞣制作用,提高鞣质含量。由于生皮各部位纤维编织的紧密程度不同,存在着部位差,就是铬鞣也较难消除这种差异,此时若使用选择填充作用较强的复鞣剂,可以有效地缩小部位差,使腹肷等松软部位得到良好的填充,
使整张革的物理性能更加均匀,可提高皮革的出裁率。此工序一般温度奋40℃左右, PH值为5.0左右,时间可根据复鞣剂选择的不同来调整,大概为30分钟左右。
6、染色:
其目的是赋于皮革一定的颜色,关键是提高染料和皮纤维的结合率,提高染料和皮纤维结合的强度,要耐水洗。此时要根据染料选择的不同来确定温度、PH值和时间。如活性染料X型(20℃-40℃下染色),KN型染料(40℃-60℃下染色),一般PH值为5.0左右,温度为40℃-60℃,时间为1-2h.
7、加脂:
也称加油,其实质是对坯革进行适当合理的加脂处理,让其吸收适量的加脂材料,恢复其原业的柔软度和弹性,防止皮革僵硬发板、开裂,赋于皮革以一定的使用性能。在前面的脱脂工序中,我们脱掉的是细胞内的油脂,而这里我们加的油脂是填充在皮革纤维中间的,可减少皮纤维的磨擦,增加了纤维和纤维相互间的可移动,从而变得柔软,手感丰满。但是,加脂也可使皮孔率减小,从而使透气性降低。一般PH值5.0左右,温度60℃左右,时间1.5h.
8、干燥:
此工序后,皮革将进入后整理阶段,所以相当重要。如果是采用自然晾干,皮的收缩率会很小,但耗时太多。现在基本上不用此方法,一般采用贴板干燥和烘干,但是这样会使皮收缩较大,影响出革率,所以有下面的工序。
9、拉软:
干燥以后的皮张幅缩小、板硬,所以拉软此工序也很重要。此工序是采用机械方法,有摔软等,也可以在绷板上将皮向四周拉开,也使皮革尽可能的伸开,增加保革率。
10、涂饰:
在制造轻革的过程中,前后的外观质量对革制品的制造和消费者的选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革的内在质量和手感都能达到要求,但最后的涂层如果不够美观或易于脱落,都会影响革制品的使用价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6:10
皮革在很多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尤其是蒙古族等牧民生活的人群中,在服装、日用品等常见牛皮革制品做为装饰。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牛皮革制造行业也越来越注重文化底蕴,牛皮革自身含有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是很具有前景的,并且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牛皮革文化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发扬这门艺术,认识牛皮革的发展史就显得更有价值。古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为了生活每天都会去草原或森林进行狩猎,所得到的动物皮毛用于取暖及装饰。由于生皮不容易保存,很容易腐烂而变质。游牧民族为了让皮毛更加经久耐用,运用智慧想出了很有效的办法:用石头敲击生皮,使皮毛变得柔软,从未慢慢发展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技术。历史文明的演变,促使牛皮革的技术的演变,可以说人类的知识文明的进步。
宋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皮囊壶”的造型曾一度盛行并得到推崇,从瓷器皮囊壶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皮革器物造型已达到一定的审美高度。从此,中国大部分地区,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皮革制作的各种用品,比如说皮革制成的服装,帽子,鞋,装饰品,包囊,交通工具,地图等。人类文明不断发展,逐渐有了审美能力的提升,他们在皮革制品上开始增加图案使其在视觉上更加美观,之后在不断的劳动和生活中演变出制作技巧并开始了最早的皮革艺术设计。
皮革在古代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人们没有制造布料的技术时,对牛皮革具有很大的需求。皮革艺术的产生是从最初游牧民族驯马开始,牧民得以跨上马背自由驰骋。围绕马的驯养和使用,牛皮革工艺大显身手。草原先民学会了鞣制皮革,制成了马鞭、鞍韂、马靴、刀鞘、皮盔甲、驯马服、摔跤服、乃至蒙古包上的皮革装饰等。这些皮具的制作既有实用功能,又具审美价值,同时具有艺术特色。在内蒙古牛皮革艺术实践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传承到到现在,内蒙古的皮革艺术从传统的使用皮革造型到现在的多样性的艺术创作。近代,人们对于皮革工艺的需求更加严格,要求更高,除了具有美观的外表,还有具有优良的性能。在牛皮革的制作工艺上,我们的技术逐渐成熟,牛皮革的前景也更加美好。流行数百年的雕花马鞍,即可谓传统皮革工艺的典型代表。在内蒙古纺织皮革艺术实践的长河中,不断的发展和传承,到现在内蒙古的纺织皮革艺术从传统的使用皮革造型到现在的多样性的艺术创作,它植根于草原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狩猎、畜牧经济,凝聚着草原人民的聪明智慧,千百年来为草原人民的生产、生活服务,也成为草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二十世纪以来,由于对工艺的需求已不单只是物质面,在艺术层次及材料的开发,除了皮革本质的改良外,印花工具的设计与开发、染料、颜料种类的进展,在纺织皮革工艺技术面的重要关键因素逐渐成熟的条件下,皮革技艺因此发挥出灿烂的光芒。到如今,人们对于皮革制品的定位越来越高,手艺工艺也随之精湛。追问具体是什么皮革处理方法
追答中国纵向来说有5000年的历史从石器时代开始就穿皮的记载《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横向来说有56个民族,肯定会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据我所知就有撒盐、晾晒、烘烤等方法,还有一些原始化学类的防腐手法。
问题太大回答全了不太容易,你要是写论文的话建议你找些专业的书籍看看
或者你把目的告诉我,看我能不能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