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0:1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09:07
1、是河北临漳县的。
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居于姬水,又以姬为姓。黄帝生子二十五人,黄帝妃方雷氏生玄嚣,嫘祖生昌意。昌意娶蜀山氏族女昌仆,生颛顼于若水。颛顼称帝,初国高阳,故以国号为姓氏,名高阳氏。高阳氏六世孙樊·昆吾伯之子封于苏(今河北临漳县),因以封地为姓,苏氏自此始。
2、苏姓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的中华姓氏。其起源主要是己姓和外族的改姓。因周时武王封颛顼高阳氏后裔忿生于苏国,后人追尊苏忿生为得姓始祖。
望出武功郡,亦有河内郡、扶风郡等。苏姓最初发源于河南,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苏姓大举南迁;宋元明时期,苏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西向南方迁移。苏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42位。
扩展资料:
唐宋时候的苏氏:
唐朝,苏姓移民大量南下四川和福建。唐初,陈元光入闽开基漳州,已有苏姓人入闽。唐末时,苏威五世孙苏益随王潮、王审知入闽,死后赠上将军、武安侯,葬于同安县,是为芦山堂同安苏姓始祖。
苏威长子苏光谊的子孙分布在福建德化、永春一带,次子苏光谓的子孙分布于莆田一带,三子苏光诲的子孙仍居同安,而早期迁至湖南新化、安化一带的苏姓被称为梅山蛮。
宋朝,章惇平定梅山蛮,苏姓幸免者,大都南逃至两广、云南一带,也有逃到越南、老挝、泰国的北部山区。芦山堂的苏姓因仕宦在南宋时散居江南各地,并有一支由闽入粤。苏轼幼子苏过一支迁往山西洪洞,后迁往山西晋中苏封村。
宋元明600余年,苏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西向南方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南部桂粤闽和北方山东两大块苏姓人口聚集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0:25
姓氏:苏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2:00
苏姓的始祖可以追踪到远古。颛顼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生陆终;陆终传六子,长子樊昆吾,封于苏(今河南温县一带)。周武王时起用樊后裔忿生司寇,邑于苏,子孙因以为氏。苏姓为今日中国第41个大姓,约占汉族人口的0.47%,分布奶广,尤以广东为多,约占全国汉族苏姓人口的20%。海外的苏姓华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北美等地。苏姓在台湾约有30万人,在台湾诸姓氏人口中据第23位。1994年3月18日,代表海外50万苏氏族人的“世界苏氏宗亲总会”在菲律宾马尼拉成立。大会通过的总会会歌,满含血浓于水的为炎黄子孙血脉亲情,其歌词云:“颛顼赫赫我祖先,历史五千年,文化播海天。河南省,固姓县,祖国寻根源。治乱未应闲,开拓遍江南。朝代有更替,血统一脉相沿。勤谨耕读努力懋迁,经营四海边。苏武大名垂宇宙,留胡久不归,大节永不亏。平陵侯,典属国,武功称族徽。唐宋文名重,三苏最光辉。敦睦重伦理,天亲血浓于水。承先启后家风谨守,宇内振德威。”苏姓历史上产生过众多名人,如苏秦、苏武、苏颂、苏东坡父兄(三苏),苏曼殊等。北宋天文学家、药学家苏颂,曾官至丞相,苏颂所传芦山堂派在海外影响较大。*十年代,海外苏姓华人,不忘先祖,回祖国故土寻根归宗。芦山堂派裔孙,专门在福建同安县捐款修建了“苏颂科技馆”,并重修了苏颂故居芦山堂,资助苏颂研究会的学术研究,出版了苏颂学术研究丛书。苏氏族人十分珍视家族的光荣历史,尤其是香港苏汝谦先生,多年来穿梭往返于东南亚诸国和台湾香港等地,联络苏氏族人,弘扬苏氏家族文化。他为策划、编撰、出版《新编苏氏大族谱》化费了大量心血与巨额资金,在他去世一个月后,1994年8月23日,终于在长春成功地举行了《新编苏氏大族谱》的首发式。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3:51
苏姓据百家姓里介绍,苏姓是以国名为姓氏。黄帝的后代樊封于昆吾,又称昆吾氏。夏朝中期,昆吾后裔建立苏国。苏国被灭后,部分苏姓族人归顺了周朝。周武王时,司寇岔生,受封于苏国,后迁到温,称为苏岔生,春秋时,苏国被狄族所灭,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再有就是鲜卑族也有复姓拔略氏,在北魏孝文帝时南迁到洛阳后,定居中原,改为汉姓苏。这样看来,苏姓祖先是苏岔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5:59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