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3: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02:26
提存,是指债务人履行其到期债务时,因债权人的原因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受领,或者因债权人下落不明等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可依法将其履行债务的标的物送交有关部门,以代替履行的制度。提存是代为履行的方法,提存之后,合同终止。那么哪些情况债务人可以提存呢?
一、哪些情况债务人可以提存?
有下列情形之一,债务人难以履行债务的,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2、债权人下落不明;
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提存的程序是什么?
提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债务人应向清偿地提存机关提交提存申请。该申请应载明:提存的原因,标的物及其种类、数量,标的物受领人的姓名、地址或者不知谁为受领人的理由等基本内容。
2、债务人提交提存物。对债务人的提存请求经审查符合提存条件的,债务人应向提存机关或指定的保管人提交提存标的物,提存机关应予接受并进行妥善保管。
3、提存机关授予债务人提存证书。提存机关在收取提存申请及提存物后,应向债务人授予提存证书。提存证书与清偿受领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4、通知债权人受领提存物。在提存时,债务人应附具提存通知书。在提存后,应将提存通知书送达债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一条,债务人将标的物或者将标的物依法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交付提存部门时,提存成立。
提存成立的,视为债务人在其提存范围内已经交付标的物。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提存?哪些情况债务人可以提存?”的相关内容,其实,提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债务纠纷的及时解决,能够更好地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的利益冲突,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提存在法律的性质上,兼具私法和公法的双重性质。想要提存,不仅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还要按法定的程序进行。提存实施后,在债务人、债权人、提存机关相互之间将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