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08: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01:03
在封建社会中,朝代的兴衰存亡伴随着整个时代的始终,财富与权力的重新分配成为关键因素。每一个朝代的建立,无论是农民起义还是贵族领导的革命,都源于对财富的占有。朝代灭亡时,财富迅速分散,占有者数量最大化,天下安定;朝代兴起时,财富开始积累,占有者数量开始减少,达到极低水平时,革命爆发。财富及其支配权的转移贯穿朝代更迭的始终,革命者通过继承和夺取前朝财富,实现政权更迭,财富向下流动,更多人受益,革命领导者才能完成权力的转变,实现长治久安。
朝代初期,新政频仍,强调均等与休养生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财富增加,但财富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方式,如苛捐杂税、横征暴敛、行贿贪腐等,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统治者剥削索取的范围、强度和频率决定了朝代的延续时间。秦隋等朝代通过横征暴敛、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寿命较短,主要原因是财富快速流向皇族和因战争而损耗,导致人民贫困,加之天灾人祸,最终导致起义。汉唐明等朝代,初期统治者较为开明,强调休养生息,多予少取,减缓了财富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朝代的生命。
表面是朝代的立废兴衰,实质是财富的循环。仁政者减缓财富集中的速度,暴政者加速这一过程,革命成为必然选择。在朝代末期,财富已经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即使仁君也无法改变命运,因为财富的转移方向已经确定。消除大多数人的革命念头,唯一方法是将财富重新分配给人民,但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革命不可避免。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财富集散循环的形式通过纸币体系的建立和崩溃表现出来,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实物货币。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危机表现为滞涨,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本质是财富高度集中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产品过剩。政府通过信用滥发纸币刺激消费,却陷入恶性循环,财富集中的状况难以根本改变,最终导致崩溃。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主义,推动了福利社会的建立。自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没有再经历大规模经济危机。这是因为国家干预主义措施促进了财富的逆流,通过高税收、全民持股等手段实现财富的良性分配,促进财富从极少数人手中流向多数人,这是资本主义没有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北欧和西欧国家在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对富人高税收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核心措施。
生产资料所有制已经不是财富占有的唯一依据,科学的财富分配制度可以中和甚至逆转财富流向。公有制的存在,虽然在理论上似乎能促进财富分配,但实际上往往导致更大的不公平。因为公有制下,财富的真正所有者——民众获取财富的权力被剥夺,而统治阶层通过分配制度设计直接掠夺大多数人的财富。实行公有制的国家往往是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地方。
中国经历了30年高速发展,财富集中速度和程度加剧。财富极端集中必然导致财富重新分配,高层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但如何实现财富的合理分配和共同富裕,分配制度的设计及其效果将决定政权的去留存亡。科学的“散财富”政策能更好地治国。在当代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无法消除,重要的是通过财富重新分配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缓解公众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贫富分化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扩大现象,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数叫基尼系数。世界银行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并且,世界银行还把0.40定为基尼系数的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