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08: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15:19
在高度金融监管的背景下,中国影子银行现象依然活跃,主要体现在银信合作和地下钱庄等形式上。国内银行广泛开展“影子银行”业务,如委托贷款、银信合作和信贷理财产品,这些业务银行作为中介,无需占用资本,若调整为表内管理,将与正常信贷相似。"银信合作"即银行通过信托理财产品,绕过监管为实体企业提供贷款,如某房地产商通过信托公司融资开发项目,通过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银行代销并从中获取费用。
近年来,随着通胀上升和银行信贷紧缩,资金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溢出,影子银行系统逐渐显现。这一系统包括多种借贷平台,如委托贷款、信托、小额信贷和民间借贷,甚至高利贷。尽管规模难以确定,研究机构估计中国影子银行业务已达到数千亿至数万亿人民币。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黎友焕指出,民间借贷和担保公司等形式的影子银行规模惊人,且数据难以准确统计。
2011年社会融资规模报告指出,影子银行风险显著增加,其中贷款占比下降,反映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体系的分离。影子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监管不足和利率管制下,也可能导致风险。例如,高利贷市场的发展和地下钱庄的活跃,增加了金融紧缩*的执行难度。银监会已采取措施规范银信合作,但影子银行的多头管理问题和金融改革的必要性仍然突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影子银行的信贷风险表达了警示,尤其关注小微贷款质量。IMF强调,影子银行的扩张,如信托融资和委托贷款的快速增长,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信贷资源,也对金融稳定构成挑战。影子银行的不透明性和高利率借贷,使得中小企业面临显著的信贷风险,尤其在经济下滑时不良贷款率上升。
影子银行,又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Shadow Banking system),2011年4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影子银行”作了严格的界定,“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对欧美来说,主要是围绕证券化推动的金融创新工具,这些工具在中国的金融市场里多数不存在。在中国,由于信托、理财等业务完全处于银监会的监管之下,与金融稳定理事会对影子银行的定义不符,因而不能将其视为影子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