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08:1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5:02
郭麒麟曾说过一个观点,现在的相声行业是虚假繁荣。
郭少班主的话并不是随口说说,这也是他的有感而发。他的大概意思是,目前国内只有德云社比较好,其他团体都不行,所以属于虚假繁荣。
笔者认为,郭麒麟的论点是对的,但论据却不一定是准确的。
那么,目前的国内相声行业到底在历史上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呢?是繁荣还是萧条,是高峰还是低估?
事情有些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我们不妨先看一下相声行业历史上三次发展高峰期有什么样的表现,从演员、作品、受众三个方面去总结归纳出各自特点,其中受众这方面分成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一、20世纪20-30年代
代表人物:李德钖、张寿臣、常宝堃
演员:这一时期相声艺人从数量和质量上来到了行业第一个爆发期。从相声八德开始,张寿臣、马三立等人领衔的寿字辈成为中坚力量,再到常宝堃领衔的宝字辈开始成为相声明星。
在相声艺人队伍迅速扩大的同时,相声团体也开始出现,连兴茶社、晨光茶社等五大茶社成为正式表演相声的场地,这也是行业历史上的首次。
作品:这一时间段是清门相声和浑门相声的融合期,两种风格的相声经过“拆洗”后成为相声行业的共同财产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此外,以张寿臣、张杰尧为代表的艺人更是改编和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比如《九艺闹公堂》。
而且,这一时期,文明相声开始逐渐普及,相声不再是撂地为主的流浪艺术,转而登堂入室成为大众艺术。
受众:横向上看,相声从东北到江南,从唐山到西安开始了一次大范围的普及,各大城市的相声演出成为常态化。
纵向上看,相声受众已经从中下层民众向上发展,从袁世凯、张宗昌、张学良这样的统治阶层,到张伯苓这样的精英阶层,再到梅兰芳等各行业翘楚,一直延伸到普通市民,相声首次成为各个阶层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二、20世纪50-60年代
代表人物: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
演员:这个时期是宝字辈艺人们的巅峰期和文字辈艺人的蓬勃发展期,马三立、侯宝林和刘宝瑞都处于相声生涯的巅峰,苏文茂、刘文亨等晚辈也开始崭露头角,侯耀文、马季等人则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相声向全国各地发展起来,黑龙江、甘肃、安徽、江苏、湖北等地都成立了专业相声团体。
作品:这一时期的相声经过改革之后,在继承传统相声基础上开始创作大量新相声。如侯宝林的《一贯道》《夜行记》,马三立的《买猴》等都成为这个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很多作品比如《夜行记》也一直延续到现在。马三立塑造的“马大哈”等角色则成为代名词。
受众:横向上看,相声进一步在全国得到普及,北到黑龙江、南到香港、东到上海、西到甘肃,都出现了很多相声爱好者和艺人。
纵向上看,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田间地头的老百姓都成为相声的听众,广播技术和电影的发展更是让相声传播到千家万户。
三、20世纪80-90年代
代表人物:马季、侯耀文、姜昆、冯巩
演员:这个时期是相声行业历史上发展最快的阶段,专业和非专业的相声演员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各个单位几乎都有会说相声的人,相声也是大大小小晚会中必备的节目,很多孩子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学习相声。
全国各地的相声团队从专业到业余遍地开花,各地文化馆、各单位宣传部门很多都有专业相声队。
作品:电视相声以快节奏、新鲜、潮流的特点迅速成为相声行业的主要创作方向,讽刺相声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相声题材,《电梯奇遇》《巧立名目》《小偷公司》等作品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
同时,新潮的吉他相声、说唱相声也在行业历史上昙花一现。
受众:横向上看,这个时期的相声堪称国内最火的艺术形式之一,相声演员在群众中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超过戏曲和电影演员,全国各地区观众几乎都能说出几个自己喜欢的相声演员来。马季姜昆等相声明星到国内外演出都备受欢迎。
纵向上看,1990年春晚上国家领导人对姜昆和冯巩进行了表扬和肯定,这也是相声行业在这个时期的巅峰时刻。可以说,相声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各行业各阶层都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几乎达到全方位覆盖的程度。
综合以上三个时期的特点,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相声行业在近十年(2010-2020)的发展状况:
演员:相声演员再次成为年轻人的一个择业方向,虽然老一辈相声演员逐渐退隐让相声行业出现一段青黄不接的情况,但近些年一些年轻演员还是涌现出来,只是在艺术水平上难以和之前三次高峰期相提并论。
各地曲艺团逐渐改革之后,国营专业相声团队越来越少。与此同时,民营相声团体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数量更是相当庞大,只是还处于数量多整体质量差的阶段。
作品:这一时期能够传世的经典作品可谓少之又少,相声作品普遍呈现碎片化、雷同化的特点,作品普遍缺乏严谨结构、经不起推敲,表演风格上以浮躁和随意为主,已经逐渐脱离了语言艺术这个范畴。
受众:横向上看,通过网络和电视,全国任何地区的观众都可以随时看到相声作品,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相声的受众,但与此同时,相声观众的黏性大大降低了,真正懂得相声的受众并没有增加,相反凑热闹的人比较多。
纵向上看,现在已经没有几位能够做到作品雅俗共赏的相声演员,相声演出的受众越来越下沉,上层建筑对相声行业作品的态度已经到了需要加强监管的地步。雅俗共赏成为相声行业稀缺的名词。
总结一下就是,在近十年的相声行业发展状态是:演员多,优秀演员少。作品多,优秀作品极少。听相声的多,懂相声的少。
行业内大多数人由于专业水平不够,相声表演只能做到“打空不打相”,根本没有几个人能达到“相空一起打”的程度。
行业内大多数相声演员创作水平低,相声作品达不到“雅俗共赏”的水平,只能让作品往庸俗化方向发展。
所以,近十年的相声可以总结为,商业上处于相对繁荣期,相声艺术上则处于行业内罕见的低谷期。商业和艺术呈现割裂的状态,这也就是真正的“虚假繁荣”。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5:10
以前的相声不管是谁都能听,大家也没有对于相声的争议,而现在的相声却分为了派系,这些派系互相争斗,除了德云社,其他的相声社团根本就不火,所以相声处于一个低谷期。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5:03
因为相声的接班人越来越少 , 年轻人也不愿意去看这一个行业 。同时也越来越少有年轻人愿意去看相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5:07
尽管相声的文化很多,但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是搞笑通俗易懂的较多,考验基本功的少了,也没有什么好的包袱了,都是老一套,没人创新。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5:05
因为现在的艺术五花八门,而相声没有什么新意,激不起人们的兴趣,所以很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