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05: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11:34
华夏美学领域里,李泽厚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哲学家。他出生于1930年6月,籍贯湖南*沙宁乡县道林,早年在宁乡四中和湖南省第一师范学习,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如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更是巴黎国际哲学院的院士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学院的荣誉人文学博士。他在学术界担任客座教授的学校包括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专注于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和美学的研究。
李泽厚在五十年代崭露头角,以其强调实践与“人化”的美学观,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八十年代,他不断拓宽学术视野,引领思想界在启蒙道路上艰难前行,对启蒙路径的探讨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美国期间,他发表了《论语今读》和《世纪新梦》等著作,饱含对中国未来社会构建的深沉人文关怀。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对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并非仅仅通过新颖的学术解释推动学科发展,而是凭借哲学家的宏大视野在美学学科构建中发挥独特作用。他首次确立了实践在审美主体和对象中的本体性地位,打破了心—物二元对立的传统反映论框架。通过康德研究,他创立了“主体性实践哲学”,强调物质实践的主体性和物质性,这对消解庸俗唯物论和斗争哲学观念起到了积极影响。这种哲学框架赋予了“社会”和“实践”范畴独特的活力,尽管与整体理论视角之间存在张力,却激发了新一代理论家的思考。
进入九十年代,李泽厚提出“情感本体”的概念,展示了对时代潮流的追求,但这一观念并未引发其体系的根本变革,更多地停留在感性咏叹层面。尽管“积淀”学说的探讨充满猜想,但它仍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李泽厚思想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增订本)作者李厚泽,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源在于非酒神型的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矛盾,早已蕴涵在这个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情感与形式、艺术与*、天与人等等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