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09: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06:26
在中国的传统历史上,中医学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而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中医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即使是发展到现代社会,随着西医的替代,中医也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中。并且在中医学上的一些传统中药方剂在现代临床医学中也会经常使用,下面就介绍了小承气汤的配方。
【组成】
大黄(五钱),厚朴(三钱),枳实(二钱)。
小承气汤的配方是什么
【用法】
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方歌】
少芒硝,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方解】
既去攻坚除热的芒硝,又减消胀行气的厚朴,虽亦属里实的下剂,但较大承气汤则显有不及,故谓之小承气汤。
【功效与作用】
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主治】
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疠痛,或脘腹胀满,里急后重者。
【文献摘要】
1、《内台方议》:证属阳明者,皆为可下也,若大满、大实者,属大承气汤。今此大热,大便硬,未至于大实,只属小承气汤也。以大黄为君,而荡除邪热;以枳实为臣,而破坚实;以厚朴为佐使,而调中除结燥也。
2、《医方考》:邪在上焦则作满,邪在中焦则作胀,胃中实则作潮热,阳乘于心则狂,热干胃口则喘,枳、朴去上焦之痞满,大黄荡胃中之实热。此其里证虽成,病未危急,痞、满、燥、实、坚犹未全俱,以是方主之,则气亦顺矣,故曰小承气。
3、《伤寒附翼》:夫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必用行气之药以主之,亢则害。承乃制,此承气之所由。又病去而元气不伤,此承气之义也;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名小承气。味少,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故名曰小。三物同煎,不分次第,而服只四合,此求地道之通,故不用芒消之峻,且远于大黄之锐矣,故称为微和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