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23: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1 07:33
歼-7E和MG型歼击机在实战中的关键改进在于增强近距格斗能力。为了提升稳定盘旋角速度,必须考虑三个重要因素:一是最大载荷,一般不超过8到9个g的极限;二是失速*,目标是提高临界速度Cy,并尽量降低每平方米翼载荷;三是可用推力,要求提高推重比。歼-7MG通过将原三角翼更换为双三角翼和安装机动襟翼,显著提高了Cy。同时,换装WP-13F发动机(推力6560kg)增加了460kg可用推力,进一步提升了该机的稳定盘旋性能。由于WP-13系列发动机的新改型具有更高的推重比,歼-7MG的机动性还有提升空间,低空稳定盘旋性能达到与F-16A相当的水平,这对于持续空中格斗极为关键。
另一个衡量水平机动性能的重要指标是瞬时盘旋能力,通常通过减慢速度来实现,这不受可用推力*,主要受承载能力和失速条件制约。歼-7MG较低的翼载荷使其在瞬时机动性上具备优势。由于Cy的显著提升和翼载荷的下降,歼-7MG的失速表速较歼-7有所放宽,这对于瞬时盘旋性能的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这些改进,歼-7MG还配备了七项英国进口的电子设备,以及八个国内改进项目,提升了高精度射击和对地攻击能力。其雷达探测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通讯设备先进。在出口型号中,MG型使用了改进自HTY-6的TY6C弹射座椅,性能更加出色。歼-7E正逐渐成为我军歼击机部队中低档配置的理想选择。
歼-7MG是中国歼-7高中空、高速全天候歼击机的两种改进型,而MG型又是由E型发展来的出口型。这两种改型是对米格-21系列机动性改进的重大尝试,事实证明这一改型是相当成功的。歼-7E和MG反映在实际空战上最突出的改进是近距格斗能力的大幅提升。歼-7MG的机动性能有提升的余地,其中低空稳定盘旋性能进一步提高,与F-16A基本相当,这对于持续空中格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