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进化论简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23: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05:20
在1968年,日本科学家木村资生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核酸(如核苷酸)和蛋白质(如氨基酸)的核苷酸置换速率以及这些改变对生物大分子功能影响的观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分子进化中性学说,也被称为中性进化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大部分或几乎所有的突变都被认为是中性的,即它们对生物的生存和适应性没有明显的影响,不受自然选择的青睐或排斥。
1969年,美国的J.L. King和T. H. Jukes进一步通过大量分子生物学数据丰富了这一理论。他们强调,生物的进化并不主要依赖于自然选择,而是中性突变在自然群体中的随机“遗传漂变”过程,这是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显著不同的观点。
中性进化论揭示了分子水平上的进化机制,这个机制主要围绕中性突变的自由组合展开,自然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不起决定作用,分子进化的方向与环境条件无关。这一理论的发展,使得生物进化论在分子层次上得到了深化,为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研究提供了可能。中性学说可以看作是达尔文进化论在微观进化层面的拓展、修正和补充,它扩展了我们对生物进化过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