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11: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3:25
本章上节关于印支前陆盆地已有所论述,叠合在印支前陆之上的青西断陷,J3、K1时期烃源岩在喜马拉雅前陆期成熟进入生油窗,晚期祁连山强烈推挤,山前形成一系列断层褶皱,青西深凹的油气,除在断陷内形成一些油藏外,沿断裂进入E—N地层孔渗砂岩,并在良好输导层中顺坡向晚期构造高点聚集成著名的老君庙、石油沟等油藏;途中还在基岩潜山中形成鸭儿峡油田(见图182)。其北的石北和大北凹陷等J3、K1烃源岩也不错,油气通过断层也进入E—N地层,顺坡向上运移,但因缺乏像老君庙那样的喜马拉雅运动背斜构造,只能形成挠曲和水动力封闭下形成白杨河和单北等油藏。
酒西之北到北山褶皱带之间为花海-金塔盆地,其中花海裂陷很深(图194)。J3地层沉积最厚达4600m,K1地层厚度为2600m,烃源岩最厚可达1500m[118]。以K1地层生烃条件最好,J3地层次之,大多已进入不同成熟阶段。钻井油气显示很多,花探9、7井见油流,凹陷深部井的油显示最普遍,但至今尚未发现像样的油藏。从烃源条件看,花海裂陷与青西裂陷可相比,大都进入生油门限,J3、K1地层自身砂岩物性似优于青西裂陷。
根据资料分析,酒西和花海的主要不同点:酒西在裂陷之上叠加新生代前陆盆地较厚的沉积,对裂陷起到良好的区域封盖作用;深部油气进入E—N地层孔渗砂岩,运移十分通畅且有很好的背斜构造圈闭。花海裂陷上覆沉积(N+Q)仅1000m左右,断层直通孔渗层(图194b),区域封盖不理想。油气进入新的地层而无圈闭,很容易散失。地震圈定的深部断鼻都很小,尚未查明规模性的圈闭。
花海裂陷生、储条件都较有利,烃源基本上都在生油窗内,不能轻易放过。关键是圈闭问题,可能是多种隐蔽圈闭,需要细心探索,仍有发现油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