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18: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9:32
宋元明清时期,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教育理论经历了多元发展。学术界涌现了多个重要学派,如改革派的范仲淹、新学派的王安石、事功学派的陈亮与叶适,以及理学派的程颢、程颐和朱熹,以及心学派的陆九渊。这些学派在政治上主张强化中央集权,但在教育实践上则存在分歧,反映了他们对人才培养的不同理念。
王安石尤为重视人才的培养,认为这是变法的前提。他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各学派都反对只重科举、忽视学校教育的倾向,主张改革官学,发展地方教育,以培养能够为国家所用的人才,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范仲淹等人强调德才兼备,主张文武并重,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经史律令等实用知识。而理学家如朱熹则更注重道德修养,提出“明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标,理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教育思想。
北宋教育家张载和理学家们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概念,试图从生理层面解释人性的差异。理学家们通过赋予封建道德观念以“天理”形式,强调了教育在塑造人道德品质中的重要性。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则具体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方法,强调小学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主张从小培养道德习惯并提升到道德信念层面。
理学家们的教育理论,如朱熹的“知行合一”观点和“博学审问”教学次序,对古代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化和发展。他们的著作如《四书集注》、《小学》等,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实践,也成为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然而,这些理论在推广封建纲常的同时,也对士人的思想产生了禁锢。
宋、元、明、清时期,地主阶级的教育理论和学校教育,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面前,加剧了地主阶级中不同阶层和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并在这一政治、 经济、 文化思想、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各种不同派别的教育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学校设立更为普遍,学校种类增多,出现了书院。但由于整个封建制度已渐趋没落,教育上的弊端也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