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10: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08:34
一、O型腿定义:
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俗称“罗圈腿”、“弓形腿”、“箩筐腿”。指的是在膝关节处,小腿的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故此称为膝内翻。
二、O型腿诊断:
在双足跟、双足掌并拢,放松双腿直立,如两膝存在距离,就说明是有O型腿了。一般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两个指标,判断O型腿的轻重程度。
所谓常态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双腿和膝关节放松时,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主动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腿部和膝关节向内用力并拢,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的大小,“O型腿”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
1、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为0的属Ⅰ度;
2、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大于0的属Ⅱ度;
3、常态膝距在3-5厘米之间的为Ⅲ度;
4、常态膝距大于5厘米的属Ⅳ度。
我们平常所说的‘O型腿’和‘X型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意义。孩子的腿型发育是一个旋转的过程。在1岁半以前的婴儿期,婴儿腿型呈现15°左右的内翻,由于很多人认为这是尿布造成的,因此又叫尿布腿;到了1岁半左右时,孩子的腿型逐渐外旋而变直,则变成了直腿;2岁半至5岁时,腿型开始出现膝外翻,表现为轻型的“X型腿”;到了8岁左右,孩子的腿基本上长成了成人的腿型,即5度~15度的X型膝外翻。“虽然此时正常的腿型是5度~15度的膝外翻,但由于人体腿部肌肉凹凸有致, 在视觉效果上看就是一双美丽的直腿。” 有数据显示,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膝内翻相当常见;在3~4岁的儿童中,20有轻度膝外翻;到7岁时,这一比例下降到2以下。也就是说,孩子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O型腿”和“X型腿”绝大多数都会自行矫正,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如果双腿的“O型腿”或“X型腿”不对称,或者角度过大,或是不合乎生理年龄变化,就有可能属于病理性。
三、常见病因:
多数都是由于不良走路姿势、坐姿等造成的O型腿。通常由于长期的不正确姿势或者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如八字形走路、稍息站立、不适合的高跟鞋等)引起支配关节的肌肉以及下肢脂肪分布不均或异常导致的。儿童常见原因为缺钙,过早行走,坐姿异常等。
四、治疗:
一般通过矫正异常的站姿、坐姿及走路姿势,必要时配合矫正鞋垫与矫形绷带即可达到治疗效果。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