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四不像”的鱼---大鳞鲃、短头梭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08: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22:01
大鳞鲃,一个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实则并不是鳕鱼,更非银鳕鱼。它们的正式学名是短头梭鲃,隶属于鲤形目鲤科梭鲃属,从乌兹别克斯坦引入我国养殖。在鲤鱼家族中,它们与鳕鱼家族没有任何交集。
大鳞鲃,常被称为淡水银鳕鱼或天山银鳕鱼。这些名称源自其雪白的外观,以及人们对其形象的误判。实际上,银鳕鱼是一种海洋鱼类,与大鳞鲃的形状和习性完全不同。但将大鳞鲃称为(淡水)银鳕鱼,或许只是因为其外观上的相似之处。
短头梭鲃,大鳞鲃,还有圆口铜鱼,都拥有独特的特征。大鳞鲃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姆河,以其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耐盐碱等优点而闻名。2003年,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通过引进途径,将大鳞鲃引入我国。
据传,大鳞鲃在野外被发现时,因其鱼嘴旁的胡须和修长的身体,被误认为是圆口铜鱼的重现。但事实上,它们只是外观相似,而在生物学分类上,它们是不同的物种。大鳞鲃在亚洲西部河流中常见,其头短扁平,身体修长,外观优雅。
大鳞鲃在淡水鱼类中属体型较大的品种,成年后可达一米以上,体重十几斤。它们背部灰棕色,身体两侧有黑色条纹,外观沉稳优雅,被一些爱鱼人士当作观赏鱼饲养。
大鳞鲃对生长环境有特定要求,适宜生长水温为18-27℃,最适水温为24-27℃。水温低于15℃时,鱼群几乎不摄食,开始在池塘最深处集群越冬,越冬水温最好控制在4℃以上。在南方,大鳞鲃全年不停食。
大鳞鲃是杂食性鱼类,主要食物来源包括植物碎片、底栖动物和小鱼虾。在养殖条件下,大鳞鲃喜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集群性好,易驯化。在苗种阶段,饲料蛋白含量要求较高,成鱼期则有所下降。
近年来,大鳞鲃因其洁白的肉质、细嫩的口感和无异味而受到欢迎。肌间刺主要以Y型刺为主,个体较小的鱼吃起来较为麻烦,但当个体达到0.5kg以上时,食用体验明显提升,鱼肉品质整体表现较好。
大鳞鲃的引入,丰富了我国淡水养殖的多样性,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然而,对于大鳞鲃的养殖与消费,还需遵循科学养殖原则,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需关注其生态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