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述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急求答案~!!谢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08:4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20:25
希腊语“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意为“河流之间的土地”,是古代希腊人和其继承人罗马人对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地区的称呼。这一地区包括现代伊拉克的全境以及叙利亚和土耳其与其相连的部分。我国学术界一般译为“两河流域”或直译为美索不达米亚。发源于土耳其境内亚美尼亚高原的幼发拉底河(全长2600公里)和底格里斯河(全长1850公里),由西北流向东南的波斯湾(古时分别流入海,现汇合为阿拉伯河入海)。在古代西亚,两河流经的狭长平原河谷地带成为西亚新月形文明地带的东翼(西翼是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它的西面斜边和叙利亚及阿拉伯沙漠为邻,东面斜边以札格罗斯山脉为屏障分隔伊朗高原,北面的陶鲁斯山脉和亚美尼亚高原形成它与小亚细亚半岛的天然边境,南面濒临波斯湾。无论在地理上和历史上,伊朗境内的卡闰河和凯尔哈河(古称乌克奴河和乌拉亚河)形成的“小两河流域”与两河流域的南部低地平原和底格里斯河下游东岸地带都有紧密的联系。从文明发展看,这古代称为 “埃兰”的地区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然而,从埃兰自己特有的地理和文化体系以及它与其身后伊朗高原上的各民族的亲密关系来考虑,埃兰文明只能作为两河流域的一个兄弟文明。两河流域和埃兰最南端濒临波斯湾的地区是广阔的沼泽和苇塘地带,从古代起,被压迫的和战乱所殃及的人民就经常进入这一地区避难。
两河流域的中下游是平坦的冲积土地,巴格达到波斯湾边的两河入海口的高度仅相差10米。缓慢流动的河水带来大量的沉淀使河床升高,河水经常漫过河堤甚至改变河道。由于干旱炎热的气候——巴格达7—8月平均气温34度(南部最高50度), 12-1月平均为11度,绝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则在200毫米以下。土壤干而坚硬,一年中有8个月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因此,用两河的河水进行人工灌溉成为两河文明诞生的关键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命脉。奇怪的是公元前1万年左右在两河流域高降雨地区和其边缘多丘陵地带产生了农业生产的萌芽并没有在这些地区产生文明。而在农业生产却在自然环境恶劣但人工渠网密结的两河流域地区开出了大规模生产的花朵并结成了它的丰硕成果——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文明。然而,几千年来,由于泛滥的河水把盐分带入土壤又没有人工排泄出的恶性循环造成盐碱地的不断增长。昔日繁荣的古代农业城镇绝大部分已沦为沙漠中的土丘。
在两河流域北部,幼发拉底河东岸有两条大支流巴里赫河和哈布尔河,由北向南注入主河道。哈布尔河上游有许多小支流,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河网地区,而且这一地区冬季降雨量较丰沛。巴里赫河和哈布尔河上游形成了两河流域北部二个无需人工灌溉的农业地区。哈布尔河网地区西部和东部各有—个凸出的山脉:阿波戴•吉兹(Abd—e1-Aziz)和捷别勒•辛加尔(Jebel Singar);河网区的北面是陶鲁斯山脉延伸高地;其东是底格里斯河岸。虽然哈布尔河上游地区和巴里赫处于两河之间较宽的地带,阿拉伯语却称这个地区为亚兹腊(El Jazirah),意为“岛”。学术界一般则称其为两河流域北部,或把这一地区与底格里斯中游两岸的亚述城市合在一起称为亚述地区,因为这里曾是亚述帝国的中心地区。在亚述,农田和果园分布在河流、泉和并井的附近,形成星罗棋布的农业居民点,而其周围的原野在春季长满青草成为发展牧业的天然场地。巴里赫和哈布尔富饶河网地区形成了东方亚述中心的底格里斯上游河谷和西方叙利亚之间的“走廊”。这里数以百计的由古代城镇废墟形成的“台勒”(tell.“土丘”)表明了这里曾是繁荣之地。
北部两河流域或亚述的另一重要地区是底格里斯河东岸至库尔迪斯坦山脉之间的丘陵地带。这里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和650毫米之间。地形由河谷平地逐步升级直到白雪覆盖的、分隔伊拉克和伊朗两国的札格罗斯山主脉(海拔2500米至3500米)。五条河流由东北山区流经这一地带并注入底格里斯河:由北向南数是第二哈布尔河、大札布(古称“上札布”)、小札布(“下札布”)、阿季姆和迪亚拉河(古称“图尔那特”),其中两条札布河和迪亚拉河是古代亚述的主要河流。这里气候四季分明,山坡时有草地、橡树和松树林,河谷则易于种植小麦、大麦、果树、葡萄和蔬菜。由于东部和北部山区中的野蛮落后部落经常从这一地带侵入两河流域文明区,所以这里是亚述帝国重兵防御的前线和向东方扩张和征服的基地。而迪亚拉河和底格里斯河汇合地区则是深受两河南部苏美尔文明影响的阿卡德人的地区,两河流域第一个统一王朝的首都阿卡德城可能就在这一地区。迪亚拉河地区东南邻近埃兰,历史上埃兰曾多次侵入这一地区,并由此北上亚述或南下巴比伦;而阿卡德帝国和亚述帝国的国王们也先后由此出征击败埃兰。
古代两河流域人对自己的地区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南部地区幼发拉底河岸上的城邦巴比里姆(Bab-ilim)曾统一了南部而建立了“巴比鲁姆国”。北方底格里斯河岸上的城邦阿淑尔(Ashur)统一了北方而建立了“阿淑尔国”。从公元前5世纪的希罗多德起,古典文明的希腊、罗马作家和《旧约圣经》把巴比里姆城读写为“巴比伦”(Babylon),把巴比伦国或两河南部地区称为“巴比伦尼亚”。古希腊作家似乎不知道阿淑尔城,但他们知道两河流域北部是“阿淑尔国”的地域,把为这一地区读写成“Assyrja”。我国翻译界前辈简译其为“亚述”。巴比伦尼亚和亚述的分界在两河之间最窄处,现巴格达地区稍北一点。古希腊人并不知道巴比伦尼亚在古代按其人文地理则又分为南北二部分——苏美尔和阿卡德。巴比伦尼亚的南部濒临波斯湾,为文明起源地区,古称为苏美尔(Sumer)。—支非塞姆语的外来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首先创造两河流域文明。他们被本地的塞姆语的阿卡德人称为“苏美尔人”。巴比伦尼亚北部和迪亚拉河下流地区在古代被称为阿卡德,这是因为第一个统一两河流域的城邦 阿旮德(Agade)位于这里;说东北塞姆语阿卡德人可能是本地土著居民。苏美尔和阿卡德分界约在中部圣城尼普尔。
两河流域的农业和畜牧产品相当丰富:谷物、蔬菜,如肉(牛羊为主,猪较少)、皮革、羊毛、亚麻以及角制品等。谷物有小麦、红小麦(emmer)、小米等。而大麦因适应本地略带盐碱土壤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主要的谷物。大麦芽被用来酿造啤酒,小麦和大麦被磨成面粉烤制面饼。主要油类植物是芝麻。丰富的椰枣(俗称“伊拉克蜜枣”)也是两河流域人民的美味食品:南部炎热的气候和充足的灌溉水非常适合枣椰树生长。
本地的自然资源总的来说是贫乏的。河流能提供鱼和水产品、芦苇。苇杆用来编席、蓝和箱,造船和建房。由于枣椰树的木质粗糙和它的果树性质,本地缺乏木材。石料仅有石灰石和“摩苏尔大理石”二种。
埃及:
1.天文学和数学
古埃及的农业生产需要掌握尼罗河水泛滥的确切日期.因而根据天象来确定季节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工作.天文学知识因此而不断积累和丰富.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87年创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制定方法是把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在地平线升起的那天(此时尼罗河开始泛滥 )定为一年之始.一年三季共12个月.每月30天.加上年终5天节日全年共365天.这个历法每年只有1/4天的差数.是今天世界通用公历的原始基础.由于尼罗河水每年泛滥之后须重新丈量和划定土地.年复一年的工作使古埃及人在几何学方面比当时的任何民族都做了更多的实践练习.积累了很多的数学知识.修建水利设施以及建筑神庙和金字塔.使这些数学知识得到应用.并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古埃及人用的是10进制记数法.能计算矩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以及正圆柱体.平截头正方锥体的体积.他们所用的圆周率π=3.1605.在代数方面古埃及人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些知识后来成为古希腊人发展数学的基础.
2.解剖和医药学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能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因而将死者解剖刷成木乃伊(干尸).由此积累了很多人体生理和解剖知识.这些知识无疑有利于他们的医学的发展.古埃及医生能做外科手术.能治眼疾.牙痛.腹泻.肺病以及妇科的许多疾病.他们用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配制药物.古埃及的医药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这些知识后来通过古希腊人对西方的医药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手工业技术
埃及的手工业也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早在公元前2700年.古埃及人就造出了长达47米的船.公元前1600年发明了制造玻璃的技术.陶器.亚麻织物.皮革.纸草(用于书写)以及珠宝等制造工艺技术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公元前1500年建前后古埃及人学会了青铜冶炼技术.但铜矿资源不丰富.铁器的使用较晚.到公元前7世纪才普遍代替铜器.
4.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总的技术水平.在古代尤其如此.古代埃及在人类历史上最为显著的技术成就就是用石头建造至今犹存的巨大金字塔和神庙.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基.现存的7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为修建于公元前2600年的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米.底为边长山米的正方形.全培用琢磨过的巨大石块筑成.每块平均重2.5吨.共用巨石约230万块.石块间未用灰泥粘接.砌缝严密.古埃及人的神庙建筑也非常惊人.如现存尼罗河畔卡尔纳克的一座建于公元前14世纪的神庙.它的主殿占地约5000平方米.矗立着134根巨大的圆形石柱.其中最大的12根直径为3.6米.高约21米.可见其何等壮观.在三四千年前使用石器和青铜器的条件下.古埃及人竟然修建起了金字塔和神庙这样宏伟的建筑.实在是人类历史的奇迹.
5.象形文字
6.纸草文献
埃及的象形文字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之一.有了文字之后.埃及人又学会用芦杆蘸了调和着胶汁的烟墨.在一种[纸草"上书写文字.于是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纸草文献.
=====================
两河流域:
1.楔形文字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通常称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平原.这个地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三部分组成.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人们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早在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他们在交流中逐渐创造了象形文字.阿卡德人对它加以继承和改造后.成为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这种文字用芦苇秆和动物骨头在软泥上所刻.落笔时力度大速度缓.印痕宽而深,提笔时力量小速度快.印痕窄而浅.好像木楔子.所以称为[楔形文字".古巴比伦人.亚述人和波斯人都曾经把它们作为自己的文字.苏美尔人还把他们的神话故事<吉尔伽美什>刻在泥板上.成为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最古老的史诗.史诗主要讲述了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一生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
2.汉谟拉比法典
大约公元前2006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古巴比伦人在苏美尔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更加绚丽的文明.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和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全文共3500行.内容涉及盗窃动产和奴隶.对不动产的占有.继承.转让.租赁.抵押.涉及经商.借贷.婚姻.家庭等方面.法典对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3.阿拉伯数字
公元637年.阿拉伯人战胜波斯人.两河流域并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阿拉伯数学家引进印度的十进制和数字0.传入欧洲后这些数字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20:25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个城市,编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至今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20:26
1.楔形文字
早在公元前5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逐渐创造了象形文字,阿卡德人对它加以继承和改造后,成为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把他们的神话故事《吉尔伽美什》刻在泥板上,成为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最古老的史诗。
2.汉谟拉比法典
大约公元前2006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古巴比伦人在苏美尔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更加绚丽的文明。我们现在已知的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和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对究古巴比伦王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3.阿拉伯数字
公元637年,阿拉伯人战胜波斯人,两河流域并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阿拉伯数学家引进印度的十进制和数字0,传入欧洲,这些数字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