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17: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7 21:34
北京市的防汛信息虽然来自不同渠道,如北京市防汛办和水务局发布的积水信息可能不尽完善,但它们依然能提供一定的预警作用。网友建议,遇到暴雨时,可以参考积水地图,如百度地图上的北京洪涝地图,提前采取措施,比如关闭相关积水点的提示。
然而,积水点的形成并非一成不变,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指出,积水的出现取决于降雨的随机性和地方的排水能力。即使某个区域经过治理,也有可能因雨量超出设计标准而积水。例如,治理过的区域原本能承受每小时50毫米的雨量,但如果遇到每小时100毫米的降雨,仍可能发生问题。
事实上,北京并非唯一面临逢雨就堵问题的城市,这已经成为许多城市交通的共同挑战。排水设施标准滞后、城市硬覆盖增加、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扩张等因素都加剧了这一问题。以马家楼立交桥为例,尽管周边道路已改善,但与之相连的农业灌溉河马草河未完成城市泄洪改造,导致暴雨时积水严重。
王毅,北京市防汛办常务副主任,强调了城市建设和改造之间的时滞问题,即使必要的改造措施也需要时间来实施。因此,解决积水问题需要一个综合且长期的策略,包括适时的信息发布和科学的排水规划。
在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中,广渠门桥等一些下凹式立交桥积水严重,给百姓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引起了网民关注和反思。许多网友建议把北京积水严重的地点一条一条罗列标注在地图上,供未来雨天参考,一场制作“洪涝地图”的大接龙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