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15: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05:09
文儒坊,这座清乾隆年间的历史建筑,宛如一部活生生的清代民宅画卷。步入其中,仿佛置身于曹雪芹笔下的荣国府,其独特的设计和细节尽显清朝时期的宅院风貌。整个建筑由正座两进和隔院前后花厅组成,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近一千平方米。其布局严谨,中轴线从北向南依次排列着门头房、首进、二进院落,接檐、门廊、六开门和进门屏风等元素依次展现,两侧则是耳房,形成有序的空间结构。
大院四周由风火墙环绕,墙内石框门上精雕细琢,共有三组浮雕,分别是左起的灵羊、泻水檐和仙鹤,门楣上还饰有长方形的泥塑门额,花饰环绕,中间是三狮戏球的图案,寓意吉祥。正屋宽约十二米,厅堂居中,两侧为厢房,深约十三米,每个厢房的八扇门都由楠木精细雕琢,透出古朴雅致的韵味。厅内梁架上悬挂着巨大的灯杆,上面贴有金花,增添了庄重的气氛。
最引人注目的是西隔院的前后花厅,面积大约四百平方米,布局错落有致。前花厅为三开间,中间是宽敞的厅堂,两侧配有房间,后厅和后天井相映成趣。两侧的六扇窗子下方配有玻璃窗框,楠木壁板则增加了空间的质感。通往后花厅的门采用双开门,门框上装饰有花格,客房门则为四扇四开,窗外同样设有窗子。书房位于客厅对面,为三间木结构建筑,设有厅堂和两间书室,堂前有八扇屏门,书室则配备四扇撑开式窗子,充分体现了主人的书香气息。
文儒坊为福州三坊中的第二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从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