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11: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16:26
1930年代,中国与德国的经济关系十分紧密,德国是远东的主要贸易伙伴,1933年贸易额达到3.475亿帝国马克,超过日本的2.34亿。德国工业对中国的出口资源,如满洲的大豆、钨砂、锑等,需求颇大。然而,大萧条时期贸易有所下降,中国工业化进程受利益集团冲突影响停滞,奉天事变后,中国工业重心转向军事化以对抗日本侵略。
德国对中立政策的制定,反映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但德国军事顾问在中国的存在引发日本不满。满洲国成立后,德国出于对大豆的需求,与日本合作,签署德满协定,这导致了中德关系的紧张。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德国对华政策明确,既要满足战时经济对原材料的需求,如钨砂,又在外交上保持与中国的接触。
汉斯·冯·塞克特将军作为顾问,对中国军事和经济提出了改革建议,包括统一军队训练、强化中央集权,并通过《合步楼条约》实现了中德的平等互换贸易,对中国工业和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意大利顾问司特凡尼也试图参与,但未能如愿。冯·塞克特将军在完成了重要合作后,推荐法肯豪森将军接任,而他本人于1936年去世,这段中德合作的历史时期也随之结束。
中德合作在20世纪早期和中期的中国历史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