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13: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3:23
在1974年的一个午后,经济学家阿瑟·拉弗在华盛顿一家餐馆里,向几位著名记者及*家阐述了税收与税率的关系。他拿起一张餐巾,在上面描绘了一幅类似倾斜的抛物线图。这张图揭示了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微妙关系:当税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总税收收入不仅不会增长,反而开始下降。这个理论,即著名的拉弗曲线,不仅影响了经济学界,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然而,拉弗曲线的实践效果并没有像理论中那样得到证实。尽管经济学家们普遍相信,过高的税率会减少社会总经济福利,但实际中并没有多少国家采用这一假设。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提出,税收造成的总福利减少称为“无谓损失”。拉弗曲线表明,存在两种税率,它们可以产生相同的收益。这意味着,通过减税可以增加供给,同时不用担心减少*收入。
理论中指出,如果税率降至零,*收入也将为零,生产将最大化,但*无法存在。而税率100%时,*收入也为零,因为人们不愿意工作,生产中断。在税率从0到100%之间,税收总额从零回归至零。在一定税率之下,*税收随税率增加而增加,但越过转折点后,随税率进一步增加而减少。减税未必减少*税收收益,反而可能通过增加供给增加收入。
然而,拉弗曲线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基于完全竞争市场体系和封闭经济环境,但在现实经济中这两个条件难以满足。在开放经济中,资本自由流动,低税率吸引资本输入,而劳动力流动受限,这使得税率与税收的函数关系表现出单调递减的趋势。其次,理论仅关注长期经济条件下的影响,而短期*效果存在“时滞”,表现为税率与税收的函数关系为单调递增曲线。第三,理论忽略了阶层分析方法,忽视了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差异,仅关注收入与赋税的关系。累进税的存在意味着,高收入者负担更高的税率,低收入者受伤害较小。第四,理论侧重于经济激励,但不能完全解释人们努力工作的原因。高税率影响工作结果的方式多样,包括高收入者减少工作以避免赋税损失、一些人增加努力以弥补赋税损失、以及对工作有内在动力的人不受高税率影响。最后,理论假设个人收入全部为劳动收入,忽略了非劳动收入的存在。不同税率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不同,因此,对劳动收入轻征税、对非劳动收入重征税,有助于鼓励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阿瑟·拉弗的理论在经济学领域具有深远影响,但其实践效果和理论局限性需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考量。税率与税收之间的复杂关系表明,*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经济激励与财政收入的平衡。
阿瑟·拉弗阿瑟·拉弗(Arthur Betz Laffer),(1941年8月14日- ),美国经济学家,南加州大学教授,供应学派代表人物。拉弗先生以其“拉弗曲线”而著称于世,并当上了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为里根*推行减税*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