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13: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17:01
一次求职要进行八次面试
第1次:被动等待
一个月后,我接到G公司某部人力资源部电话,希望我去 面试 。接到电话我有点意外。我以为我已与G公司无缘了,因为报纸上写着:收到 简历 后二周内即会有反馈。对于这份意外的惊喜我当然很高兴,不过我由此却有一种感觉:G公司并不缺人,否则也不会1个月之后才来电话。我想,当他们看到某个潜在的可造之材时,他们会拿过来做储备———我大概属这种情况吧。
两天后我进行了第一次 面试 。女 面试 官是HR经理,男 面试 官则是浙江地区销售经理。销售经理很忙,没一会儿就有事出去了, 面试 基本就是我与HR经理“一对一”。
很多问题都是司空见惯的,比如说,介绍一下你自己等等。当她问到我为什么想离开现在的公司时,我说,其实倒不是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不满意,我只是希望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这完全是我的真实想法,如果不是G公司,那时候的我并不想跳槽。HR经理接着问我,你期望的工资是多少?我略想了一下说了个5000元。我想HR经理对我的要价很不以为然,因为她紧接着对我说:年轻人不该让收入成为职业发展的“瓶颈”,发展是第一位的。我并没有顺着她的意思,还是明确地表达了我的意思:发展是很重要,但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也很重要。
在 面试 即将结束时, 面试 官给了我一个建议:以我当时的经验与能力,去直接销售部门可能还不能完全胜任,她建议我换一个职位———维护合同。这其实是个售后服务部门。G公司是个大公司,部门很多,分工很细。对于这个建议我也表示认同,所以我答应考虑。
又过了一个星期左右,G公司电话通知我第二次 面试 。当时我正在温州出差,一时无法赶回杭州。事实上我也不想赶回来参加 面试 :首先,我觉得G公司这样的大公司有良好的培训体系和储备计划,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像小公司那样对人才“求贤若渴”,我这样的人若想摆谱是不知天高地厚;其次,我觉得自己入医疗器械这一行不久,经验、人脉都不足,此时进入GE未必是最好的时机。G公司人才济济,他们当然希望招熟手,能很快为企业带来效益。所以,当时的我与其匆忙进入很快被淘汰,倒不如在小公司充分地历练。
找好工作一定不能心太急,掌握时机很重要。我相信,只要自己愿意进G公司,以后总会有机会。
第2次:主动出击,我又与G公司连上了线
2004年6月,我觉得在当时的那家公司已经学不到更多东西了,工作已无法让我充满*,这时我真的想跳槽了。我的目标不变,还是G公司。我知道像G公司这样的公司不可能再主动来找我,那我就采取主动。我打电话给第一次 面试 时认识的销售经理,问他是不是有空接受我的拜访,他说现在有空。我觉得有戏,立刻赶过去了。销售经理说,他的部门暂时没有职位空缺,但是他们最近会有一个技术销售的培训生计划,问我是否愿意考虑。培训生有底薪,但没有奖金,半年内没有销售指标。条件比先前是差了很多,但我还是答应了,因为那时的我想跳槽,而且最想去的还是G公司。
第3次:有点多余,炒的是第一次的`“冷面”
两个星期后,G公司又通知我去 面试 。不过,准确地说这只能算是半次 面试 ,因为还是那个HR经理,还是那个销售经理。HR经理说她还记得我,只是忘了名字。我赶紧作了自我介绍,并再次解释我上次不能参加二面的原因,亡羊补牢,找回点好印象。
估计HR经理自己都不愿意重复那些她已经问过的话题,说她没什么要问的了。销售经理也表示没什么问题了。 面试 草草结束,但我倒觉得这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可以感觉到两个 面试 官认为我可以进入下一轮了。
第4次:努力地想套出 面试 官对我的看法,没有成功
两天后, 面试 在G公司上海医疗系统总部进行。那天,我刻意穿一件比较保守白色连衣裙,只是在唇上涂了淡淡的口红。 面试 官是医疗系统大中国区的销售经理,看上去很忙,所以准时到达的我不得不在门外等了一会儿,心情也慢慢地紧张起来。不过,走进办公室后,经理的第一句话打消了我的紧张:“对不起,让你久等了。”他请我坐下,并问我想喝点什么。我要了可乐。
经理 面试 的问题很具体,都是销售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如何打单、如何“摸意”(摸清对方意图)、如何收款等等。我都一一作了回答。
面试 很快结束。经理说,你回去吧,HR会通知你。我很想知道我能否进入下一轮,于是壮着胆子问:“是否录用我,决定权在你吧?”“我不能说决定权是否在我,我只会把我对你的感受如实地提供给HR.”我又接着问:“你认为我的特点是什么?”经理很机敏,回答说:“你的特点你在 简历 上写得很清楚了。”我看套不出什么,于是告辞。不过之后我没有顺利进入G公司。
第5次:只要是G公司,我愿意重新开始
2004年7月8日早上,我接到G公司另一个部门HR的电话,说是从G公司的另一个部门看到了我的 简历 。她似乎很急,问我能不能当天赶到上海去 面试 。那天我虽然决定赶到上海去,但一是怕来不及,二是怕匆匆忙忙会影响 面试 成绩,于是我打电话要求将 面试 改在第二天上午10点。
面试 的问题还是大同小异,分英语 面试 与中文 面试 两段。比如她还是问了为什么跳槽,我的长处又是什么等等。接着她希望我用英语来回答,我的职业理想是什么?如何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等等。我的回答有点疙疙瘩瘩,但是我还是表述清楚了。我为我的“疙疙瘩瘩”作了解释:因为用得少而显得生疏。但相信只要在英语环境里练一下,我的英语沟通应该没问题。
我觉得这个解释是必须的,因为你必须让 面试 官了解你英语的真实水平,你也必须让 面试 官知道,通过练习你能进步。果然, 面试 官很客气地说:“你的英语能力还行,相信你练习一段时间会进步很快。”
当 面试 官问我,为什么想进入G公司?知不知道在G公司压力会很大?我记得我是这样回答的:G公司是令人向往的公司。至于压力,人生就像弹簧,压力越大弹得越高。我渴望压力,因为压力让我成长得更快。第一句话是实话实说,可第二句话多少有点“取悦” 面试 官的意思,谁不渴望找一个又轻松钱又多的工作?
我相信 面试 官对我的表现还算满意,因为她接着让我进入下一轮:几天后,东区销售经理将到杭州出差。
第6次:适时适量地指出自己的缺点,别忘了提出改进方法
几天后销售经理到了杭州。销售经理是个气质美女,穿着职业套装,很温和的样子。所以 面试 并没有剑拔弩张的气氛,倒有点像接受一次采访。在她的要求下,我讲述了以前工作中一个成功的销售案例。
当我说完之后,她没有任何表示。我看她似乎不想问什么,决定以攻为守。我说:“您是不是想了解一下我的一些工作经历以及我的特点?”经理多少有点惊讶,这样的情形恐怕以前没碰到过。不过我觉得这样的“鲁莽”是必要的, 面试 时间很短但很重要,必须学会充
分展示自己的优点。而我也没有一味地说自己的长处与优势,我适当地说了一些自己的缺点。比如,我的性格比较活泼,但可能会有一些小冲动;我表现欲很强,在工作中也可能会有一些错误的判断。当然,我强调我会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以为,把自己的不足“和盘托出”是一种成熟与自信的表现。人无完人,但知道如何改正才是最重要的。
第7次:加出来的一次 面试 就在酒店大堂
第六次 面试 从上午10点进行到11点半。12点,我又接到了电话,另一位销售经理正在杭州出差,他希望见我一面。
我感觉这次 面试 是加出来的,尽管我很累了,但我不是不愿放弃。在不同的场合接受不同人的 面试 ,一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一也是有助于我更多地了解企业。等我赶到经理下榻的酒店,经理正准备结帐离开,所以这次 面试 就在大堂的咖啡厅里进行。还是中英文二段式,还是这些问题,更像是在聊天。
也许是 面试 次数多了,我倒觉得 面试 其实没什么可紧张的,也无须什么准备,只需充分表达自己的特点就行了。
第8次:终于见到大老板的面
第七次 面试 结束后不久,我被通知星期五上午去上海总部 面试 。 面试 官是大中国区销售经理,高个,北方口音,看上去是个直率的人。 面试 前的一段对话让我放松了很多。
他说:不要紧张,这应该是最后一次 面试 了。
我说:这次 面试 对我很重要,所以我还是有点紧张。
他说:这是第几次 面试 了?
我说:第8次。
他说:很辛苦,这花费你不少时间吧。
我说:我很愿意,因我想进入G公司。
面试 还是分二段,英文 面试 时, 面试 官的问题都很常规,比如说,你为什么选择G公司;你最早是从哪里了解G公司的?你凭什么说服我给你这个职位?你认为英语是不是必要的技能?等等。
我觉得虽然问题大同小异,但别忘了不断地提醒对方自己的优点。
我大体是这样回答的:从一本名人自传里我了解了G公司,我非常希望能亲身体验G公司的企业文化,这是件令人向往的事情。而我的沟通天赋应该能让我适应这份工作。至于英语,虽然我现在的英语还不太流利,但我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我会很好地学习,直到能与每 个人 无障碍地沟通。
最后走进办公室的HR经理让我终于知道我确实是有惊无险地跨进了G公司大门:“我们做这个决定很难,因为大家对录用你有一定的分歧。我们最终决定录用你,不是因为你的客户关系或是现有能力,而是认为你有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