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16:22
共0个回答
监护人分为3种类型:1、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遗嘱中指定者,称指定监护人。2、由法律规定的一定范围的亲属依一定顺序充任者,称法定监护人。3、由监护机关或法院选定者,称选定监护人。【法律依据】根据《民法总则》第二十九条,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民法总则规定的监护人范围是怎样的(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二、监护人有哪些权利?(1)有权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2)有权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3)有权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并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
民法总则中监护人定义是什么(1)法定监护人;(2)指定监护人;(3)遗嘱监护人;(4)委托监护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
民法总则法定监护人的范围有哪些民法总则法定监护人的范围有当事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弟姐妹和其他的近亲属。必要的情况下,民政机构或者其他社会福利机构都可以担任当事人的监护人的。不过,父母永远都是被监护人的第一法定监护人,父母的监护权在正常情况下也不可以被非法剥夺。 一、民法总则法定监护人的范围有哪些?
民法总则中监护人定义是什么包括:(1)法定监护人;(2)指定监护人;(3)遗嘱监护人;(4)委托监护人。上述监护人又可分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监护人应具有监护能力,符合法定资格,并克尽监护职责,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监护职责相适应,监护人主要具有以下权利:(1)有权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民法总则中监护人定义是什么二、监护人的监护职责有哪些1.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2.保护被监护人的各项权利,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三、监护人产生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1.当然设立,指第一顺序人全体做监护人。2.协议设立,可分四种情况:(1)当第一顺序人为二人以上时,经其协议,只由其中一部分人做...
法律规定第一监护人和第二监护人分别指谁呢?包括:法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遗嘱监护人;委托监护人。我国《民法总则》规定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这些人虽然与近亲属不同,没有必须担任监护人的法律上的义务,但是,有些是自愿...
法律上监护人的范围是什么法律主观:我们都知道,监护人有法定监护人和指定监护人,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一、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什么《民法总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
孩子的监护权到多大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我国《民法总则》规定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
成人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民法总则》第二十八条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范围及顺序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 配偶;(二) 父母、子女;(三) 其他近亲属;(四) 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