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16: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06:38
椁,这个汉字源自古代,其含义是棺材外部的一层大木制棺柩。它由一个木字旁组成,体现了其与木质材料的紧密联系。《周礼·地官·闾师》中首次记载了椁的使用,古人在棺木之外加椁,以增强葬仪的庄重和保护。据康熙字典的解释,椁字读作"【辰集中】【木字部】椁点念末括格析银找留被国",笔画共计12画,部首为木,外加8画的附加部分。"椁"一词在《唐韵》《正韵》和《集韵》《韵会》中均有不同的读音,有时写作"椁"。它的名称来源于《释名》,意为棺材的外廓,形象地描述了它与棺材的关系,类似于棺材的外层保护壳。例如《礼·檀弓》中提到的桓司马为石椁,耗费三年仍未能完成,显示了椁在古代丧葬中的重要地位。在《左传·定元年》中,魏舒的葬礼中也使用了柏椁。此外,椁字还与木名相关,而在《周礼·冬官考工记》中,它被用于描述工艺细节,如漆制过程中的修饰。总之,椁是古代丧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象征着对逝者的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