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17: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2:35
《我们一直在路上》 1999年第一届学生入学至今,文正学院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
从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到独立学院,从民办非企业到事业法人单位,文正学院的前行之路一直在集聚智慧与抛洒汗水的协调中延伸。 虽占“风气之先”呼应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潮流,但无论是办学*、内部机制,还是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文正学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当然,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中心诉求,以及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学生的内在追求,是一开始就播下的希望种子。 文化是文正学院永不磨灭的底色。2010年,王澍先生夺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其实,早在六年之前的2004年,由他设计的文正学院图书馆就在首届“中国建筑艺术奖”的评选中夺得公共建筑奖。无声的钢筋水泥建筑,在文正学院有着不可言说的文化温情。
文化,是解读文正学院的密码;之于文正学院,文化亦是*的视角。守望在翠微湖畔的范仲淹雕塑,传递的是责任与担当。务虚会上的言语激辩与思想碰撞,带来更大的办学格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创新是文正学院激流勇进的品格。创新,是一种开放的思维。文正学院的诞生,是时代的呼唤,同时也是内在的追求。如果没有改革的精神与创新的思维,并跳出旧有办学思路、*与机制的桎梏,就没有文正学院,而更多年轻人接受更有意义的教育愿望就成为奢望。
创新,是一种接纳的姿态。“大数据”助推校园管理创新,智慧校园建设俨然成为典范;空乘专业落户文正校园,校企合作探索应用型本科建设新路径。
创新,是一种学习的态度。学习永远是创新的基石。“学生工作中心化,学生活动社团化,学生组织参与管理”因学习而得以有思路、有做法,并日趋合理和完善。
活力是文正学院浓墨重彩的风景。活力蕴于四时风景。
连续数年,文正学院的支教团队利用假期,深入云南、贵州偏远山区,为那里的孩子带去外面的世界,这是在春天播种希望;在各级各类的科技竞赛中,文正学院屡屡斩获省级、国家级奖项,这是在秋天收获硕果。
活力常常给予我们意外之喜。我们惊喜于学生在境内外交流中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我们惊喜于社团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大学体验”,我们惊喜于“大数据”让人文关怀更加到位,我们惊喜于社会对于文正学院的更多关注与褒奖,我们更惊喜于“热心公益,志愿服务”成为文正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植根于彼此的心中。
十年又六载,我们一直在路上,身后印迹或深或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