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6:5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3:54
一些儿童特别好动,表现为小动作特别多,一会儿玩文具,一会儿抓耳挠腮;听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别人批评后,仅能安静一会儿,不到几分钟又是一个“马猴子”。对这种现象,我们家长或老师往往训斥他,“你是不是有多动症”?其实这个帽子是不能随便“扣”的。据有关专家讲,儿童多动症是“轻度脑损伤”或称为“轻度脑功能障碍”,多发于5—10岁儿童中,发病率约3%左右,因此,您的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应由确定,我们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下多动症结论,以引起孩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好动大部分是正常现象,是孩子活泼顽皮的天性。对于这种现象,家长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建议家长: 1. 根据少年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精力过剩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发展的体育项目进行培养(释放他的多余精力),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让他运动,这样按照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交替运行的规律,兴奋过后就转化为抑制,神经系统通过体育运动进行调整,孩子听课时会安静些。 2. 家长不要动不动就拿孩子好动说事,反复批评,让孩子有逆反心理。而是应该讲清集中精力才能学好东西的道理。让他明白“老要张狂少要稳”的道理,明白注意力集中大脑才会有良好的记忆和思维活动。 3. 家长要适当对小有进步的孩子予以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逐步养成自我控制能力。 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还是好动? 天性活泼好动与“多动”是有区别的。那么,父母该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还是好动呢? 专家指出,识别多动症的关键在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情况,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听故事、做游戏、看动画片或*自己喜欢的事情时,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会儿,6岁的孩子一般能安心做20多分钟。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持续10分钟,父母就要向儿童心理做相应的了。 哪些表现与“多动”有关? 不同的多动症儿童有不同的症状,但主要特征表现为: 1.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乱翻东西,他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刻得到满足,否则就大喊大闹。 2.不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容易被外界不相干的事物和无关的干扰。即便是看电视、听故事,也会小动作不停,在椅子上扭来扭去,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3.无目的性的活动过多,动作花样频繁,有始无终。教画画或学谣,他总是听不了一会儿就走神儿,动动这儿、看看那儿、出点怪声儿或从位子上站起来在教室里无目的地溜达一圈。 4.常招惹周围的小朋友、给老师和父母带来麻烦,对批评置若罔闻、屡教不改。 5.有些多动症儿童任性、破坏东西、内心脆弱、时哭时笑,容易冲动。 6.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或发脾气、跟小朋友在一起也是说翻脸就翻脸。 7.有些多动症儿童做事显得笨手笨脚,精细度和协调性差,比如穿衣服、扣钮扣和系鞋带时动作缓慢且容易出错;走平衡木容易摔下来,走路摇摆不成直线;做操跟不上节拍或做错。 一般来说,多动症儿童的智商并不低,但其中有多数孩子学习困难、做事马虎,这主要是由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同龄的孩子短所致。 孩子多动“根”在哪儿?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其实际发病时间多在幼儿时期。但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再加上幼儿园的环境也比较宽松,其“多动症状”在父母和老师的眼里显得不那么突出,容易被忽略。到上了学以后,环境变化了、对孩子的要求更多更严格了,某些孩子“坐不住”的问题便格外“打眼”,引起父母的焦虑不安和学校老师的关注。因此,多动症儿童的求医就诊年龄多为6-12岁。 多动症的发病原因不明。目前西医倾向于与遗传因素、脑神经递质代谢、轻微脑组织损伤、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有关;中医则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所致,但至今没有定论。 5大居家训练偏方 1.陪伴孩子 多动症孩子做事常常三心二意,在最初进行自控力训练时需要以*的行为影响孩子。比如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画画或做作业,爸爸或妈妈最好能陪伴在身边,父母的主要任务不是也不是批评,而是督促他专心致志,防止边干边玩,以便提升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质量,逐步改善做事拖拖拉拉的状况。 2.安排时间 多动症儿童做事没有头绪,父母每天要帮助孩子安排游戏、活动和学习的内容,合理分配好时间,使孩子意识到每天该做的事一件也不能少。 3.注意力延长训练 多动症孩子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事持续时间短。父母最好依据孩子的情况,制定一对一的时间表,并随着其症状的改善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孩子不到6岁,集中于某一件事上的时间最多能维持5分钟,父母不妨给他拟定一个“10分钟计划”,告诉孩子:无论是搭积木、画画还是看故事书,都必须坚持10分钟;如果孩子6岁上小学一年级了,看书写字能坚持10分钟,父母就给他定个“15分钟计划”。设定时间段的长度应比孩子能保持的“最高水平”长几分钟,使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目标定得过高、急于求成,都会让孩子看不到希望,对训练不利。 当然要说话算数,别临时延长时间,不让他感到这一训练计划对自己有太大的压力。为了避免孩子不停地看表,父母可借助定时器:在上面设定好相应的时间长度,定时器一响,孩子就可以活动了。 4.为孩子立规矩 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些在家里和在幼儿园、学校的行为准则,让他明白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些规则一旦向孩子提出,就要坚持到底,任何时候都不能破坏。需要说明的是,规则定得越细致具体越好。培养规则意识,有助于“多动”孩子症状的逐步改善。 规矩是立了,但提醒还需坚持到底,因为多动症儿童的自觉性比较差。提醒可以是直的,对孩子身上的毛病及时纠正;也可以是暗示的,比如在客厅或孩子间的醒目位置立一块小黑板、留言板,将孩子在某一段时间内该做的事情或画或写在上面;也可干脆将一天的计划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冰箱上或柜子上,使孩子能多次看到,以此督促自己。如果孩子上一年级了,妈妈不妨给他准备个小本子,告诉他记下各科老师指定的作业,回家以后及时完成。 5.借助药物 少数学龄前儿童有多动症的征兆,如果病情不太严重,可采用适当引导和行为训练的方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果孩子多动的倾向比较明显,或上学以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仍然很短、无法、扰乱课堂秩序、学习成绩不稳定、存在学习困难及行为障碍,应在的指导下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对有突出症状孩子的药物治疗越早越好,因为治疗越迟,越容易出现学习困难。 给父母的贴心提示 1.多动症的孩子自己管不住自己,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学校,给老师、父母造成麻烦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所以,爸爸妈妈要面对现实,充分理解孩子的行为不是故意的、而是一种病态表现,对他的治疗要有“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多动症儿童比一般正常儿童难管教,在他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 2.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病情”,在不同的阶段提出适当的要求、细致示范、耐心指导,不可过高,也不能像对正常孩子那样严格;否则,要求不切实际,也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对多动症儿童学习及行为方面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表扬和鼓励。不训斥、不打骂、不惩罚孩子,因为那样不但不能使孩子的行为有所好转,还容易加重孩子的自卑、忧虑、孤僻或反抗心理,其结果可能会更糟。 3.父母和幼儿园或学校的老师保持、多沟通,寻求一致的教育方法,平和地面对多动症儿童。 4.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父母尽量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使他们能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比较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参加适当的运动,如走平衡木、滚圆桶、跳蹦床、袋鼠跳等。 5.避免含铅食物。铅中毒会损伤孩子的大脑,有可能加重孩子的多动症状,应*孩子吃可能受铅污染的食物和含铅量高的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 6.父母别忘了鼓励孩子,这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的激励。假如孩子能很好地坚持几次或几天,给孩子一个小奖励,让他惊喜,以便将好成绩保持下去。 大多数孩子,尤其是男孩,总是很顽皮好动的,他们有时候连5分钟都坐不住,精力旺盛,整天活蹦乱跳,不知疲倦。多动在3-5岁是正常现象,相反,如果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不爱出去活动,只在家里看书,倒会影响他们心智上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可能患有“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等。一般发育迟缓的孩子不爱与外界交往,只愿意独自玩耍或发呆,这就需要专门治疗了。 但是,孩子到了6、7岁,仍是不能控制顽皮,就可能要影响将来的学校生活,有必要进行一些训练了。有些家长以为孩子多动就是“多动症”,给孩子吃一些镇静的药物,结果给孩子造成很多副作用。 没法控制自己的活动水平和动作频率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来解决的。将训练活动融入游戏之中,孩子会非常乐于接受,渐渐地,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可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和爱好选择使用。 对于l-2岁的孩子,可以用打拍子的方法训练孩子好好坐着。让孩子坐在椅子上.要求他安静地听你数数,你先从1数到5,如果孩子能做到,你给予鼓掌和拥抱的表扬,然后让他在地上跑一会儿,再做下一次训练。第二次可以从1数到l0,这样慢慢地延长孩子坐得住的时间,以此类推。由于家长的参与和表扬,孩子会觉得十分有趣。 当孩子到2-3岁时,可以安静地坐一会儿,就用计时器或闹钟来训练孩子。和孩子比赛,看谁能安静地坐到钟响,做不到就输了。此外,还有一种类似的活动,即互相看着对方的脸,看谁先笑,先笑者为输。 4-6岁的孩子可以做“冰棍”的游戏,由几个孩子一同来参加这个游戏,其中一个孩子被指定做“抓人者”,其他孩子可以乱跑,一旦快被“抓人者”碰到,就可以大叫“冰棍”,然后站着不动,“抓人者”只能抓跑动着的孩子,“冰棍”必须由活动的孩子触摸他才能被解救,称为“化冻”。当孩子处于“冰棍”状态时,实际上需要控制自己不动,否则将被抓住或犯规。这种游戏玩起来很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有我们常见的“捉迷藏”游戏,藏着的孩子要安安静静地不能乱动,这也可以训练孩子的意志能力。这类活动都可以使孩子在活动量充足的过程中,不致因“发疯”而失控,闹中有静,相得益彰。 但是对于不仅多动,而且自控能力特别差,无法管住自己的孩子来说。需要找心理检查平衡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否有障碍,并需要做专门的训练来矫治。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3:55
记忆是锻炼出来的,看动画片肯定对记忆是没有帮助的,只能当消遣。你可以找些儿歌,古诗读给孩子听,并让孩子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