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对郭敬明电影小时代的看法,从社会影响和电影艺术的角度,随意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6:3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10:14
小时代》:倒错性幼稚病与奶嘴电影
肖熹、李洋/文
肖熹,法国戴高乐大学法国文学硕士,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李洋,电影学者,中文电影百科创建人,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欧洲电影史、电影理论和影像美学。著有《迷影文化史》、译有《莱昂内往事》、《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等。
1、《小时代》的两种“小”
《小时代》的问题不是时代的“小”,而是心理年龄的“小”。这不是说它拍摄了低龄人群的故事,而是说它是用低龄的心态拍摄而成。影片不仅展现一个由青少年群体构成的“低龄化世界”(全片只有一位父辈人物),更表现出建构这个世界的世界观也是低龄的。比如影片把宫洺塑造为成功人物,但通过他,把商业成功人士的重要品质理解为总是有备用方案(Plan B),更像是少年对商业成功人士的想象。再如影片的*,四个女生手捧时装在高架桥上奔跑,齐心协力挽救一场时装秀,这是影片最高的矛盾冲突。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如此简单的*,哪怕在“小妞电影”(Chick Flicks)中也算是心理年龄比较低的。
另一种“小”是空间的“小”,就是交际空间的微缩化。《小时代》里人物虽多,但都生活在一个圈子里。在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发散的、开放的、线性的,而《小时代》中人与人之间是围拢的、闭合的、环形的关系。影片最后那场戏,几乎所有人都出现了,他们不但彼此认识,而且相互影响。那场“电话误会”很典型地表达了这种“微缩空间”的情节特点:林萧打简溪的手机,被留宿在顾源家的袁艺接听,第二天简溪打林萧的电话,却要把顾源的事情告诉给南湘,南湘跑出去与简溪会合,林萧紧追其后,最后他们遇到了顾里。这就是典型的“小时代式”的人物关系和叙事方法:所有人物围拢在一起,形成封闭的小世界,他们的故事就只能在他们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展开。这是一种“舞池叙事”,所有人都像在舞池中,全部的故事就在于他们不断交换舞伴。这种模式在言情小说、韩剧里比较常见,并不新鲜,其作用是架空现实,形成抽离效果,创造浪漫的爱情故事。
为了克服这种“小”,郭敬明需要补充某种“大”,这个“大”首先是大上海。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认为,优秀的电影可以把“广袤空间”(古希腊戏剧中的城邦)和“密闭空间”(萨特戏剧中的地窖)综合起来,美国西部片正是在西部大自然与国家疆土(广袤空间)的映衬下,小镇恩怨或流浪牛仔传奇(微缩空间)才更具有普遍价值2。在小说里,上海成为“广袤空间”的代表,郭敬明不断描绘上海,缓解表现小世界的狭隘,稀释人物之间过多的巧合。小说中的句子,也无意识地呼应了“广袤空间”与“微缩空间”的对比。比如“他此刻窗户的孤灯,像是寂静宇宙里一颗遥远而又孤独的星球”,或者“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等等。那么在电影中呢?上海的存在不但没有发挥“广袤空间”的作用,反而破坏了“微缩空间”的童话效果。观众不能把这个过于浪漫奢华纯净的童话世界,与我们熟悉的上海现实联系在一起。如果像《流星花园》那样淡化现实背景(制片人也是柴智屏),让故事可以随便发生在什么地方,效果可能更好,而不像有些影评人建议的那样,继续强化上海的质感。上海不仅是真实的现实空间,更是繁华大都市,它不像小镇可以给这种“微缩空间”提供合理性。
《小时代》的核心人物是少女,影片把少女生活的主要空间想象成一个排外的封闭结构,她们只关心友谊、爱情和工作,其他现实问题一概被忽视。更有意思的是,电影把少女出类拔萃的气质,塑造成各种类型的“个人化的浪漫主义”:女王范儿的富二代(顾里)、单纯的乖乖女(林萧)、文艺范儿极品美女(南湘)、凸槌的花痴女孩(唐宛如)。她们的男朋友也代表着少女们幻想的各种男友类型:痴情的富家公子(顾源)、温柔体贴的阳光男孩(简溪)、才华横溢的花美男(周崇光)、冷酷的型男老板(宫洺)、劣根坏男人(席城)和运动型健康男孩(卫海)。这种“逐类列举”的方法是郭敬明为了克服“小”而建构的另一种“大”,这种创作特点,我们可称之为“搜集癖式写作”。
2、搜集癖式写作
宫洺喜欢搜集各种水晶杯子。这表达了两点,第一是他有搜集癖,这区别于普通的搜集行为,对于他里说,搜集行为比搜集的东西更重要;第二是他搜集闪闪发亮的东西,这与心理学上所说的强迫性搜集即“病态性囤积症”(Compulsive Hoarding)也不一样,他搜集的是闪光的、漂亮的、昂贵的东西,而囤积症可以搜集垃圾和废品。
郭敬明的小说写作就是这种“搜集癖式写作”。最明显的是搜集名牌奢侈品,字里行间充满名牌时装、化妆品、首饰、名车和豪宅。很多人因此批评他宣扬拜金主义,在我看来,这固然表达了对金钱和物质的崇拜,但还要看到,他更把这种搜集、罗列变成吸引读者的创作方法。郭敬明的写作特色,甚至就是搜集、罗列各种漂亮、闪光、名贵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他不仅搜集奢侈品,还搜集题材,比如校园言情、豪门恩怨、职场商战等各沾一点,在言情小说中搜集桥段,比如抢闺蜜男友、患绝症、稀有血型、隐秘血缘关系等,更搜集张爱玲、安妮宝贝、裘德·洛、李清照、Lady Gaga等古今中外的文化符号,电影中还提到了莫言、特朗斯特罗姆和莎士比亚。
作家创作时需要搜集素材,但是这种“搜集癖式写作”却又不同。我们可以用两种相似行为来深入分析这种“搜集癖”的动机,一种是鸟类在“求偶炫耀”(Courtship Display)中的竞争性搜集,一种是美洲印第安人的“炫财冬宴”(Potlatch)。
澳大利亚的园丁鸟(Bowerbird)在求偶时,会收集鲜花、蜗牛壳、石头等鲜艳、闪亮的物品吸引雌鸟。乌鸦也会搜集硬币、玻璃等闪光的东西吸引雌鸟。这是动物竞争交配权的行为,雌鸟会选择能够搜集到好看物品的雄鸟交配3。这种搜集就是把鲜艳、闪光的东西聚在一起,目的是为了吸引注意力。郭敬明在作品中搜集品牌、桥段、题材和文化符号,这些东西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而是堆积在一起。对于他的创作来说,这种搜集行为是重要的,他依靠搜集这些鲜艳、好看的东西来吸引读者,这也是他拥有众多粉丝的原因。
再说“炫财冬宴”,这是一种炫富仪式。印第安部落的有钱人也搜集各种珍贵好看的物品,他们会在冬季举行的节庆宴会上,把这些好东西作为礼物与穷人交换,以获得地位和尊严。有钱人还会在仪式上炫富比阔,方法是在宴会上大量销毁自己的好东西。有甚者会杀死自己的奴隶,北欧人杀掉自己拥有的珍贵犬类4。这种搜集不是为了表达占有,而是讨好穷人,以交换地位和尊严。像郭敬明这样富有的作家,应该不会肤浅地炫耀自己的收藏,而是把名贵的符号当做礼物送给读者和观众,就像鲍德里亚说的那样,符号也有交换价值,郭敬明把搜集来的品牌符号编织进故事,作为礼物送给读者,让他们分享占有符号的快感,以换取他们的尊重和认同。
所以《小时代》中搜集的各种品牌、符号和桥段,主要发挥着勾引、炫耀和讨好的作用。
但是,这种“搜集癖式写作”在电影里遇到了问题。郭敬明喜欢搜集闪光的东西,水晶杯、玻璃房子、璀璨的圣诞树和绚烂的烟火,把上海描绘的“像撒了金粉一样”。此外,他还在电影中搜集各种光,但这种搜集在电影中制造了矛盾,简单来说,饱和的光与各种反光材料,产生了光污染,柔化而失真的日光,刺眼的背景灯光,与要展现的人物发生了冲突。这种典型的婚纱影楼式的布光,使原本想创造的童话氛围和梦幻般的人物,因曝光过度反而遭到了破坏。电影是不纯的艺术,它不需要搜集、罗列这种加法,而是需要把不纯的东西从影像和声音中减除。《小时代》中对光的过度使用,让画面不时呈现出漫射带来的放射性模糊,也会让观众产生不适。林萧与宫洺上电梯那场戏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3、倒错性幼稚病
《小时代》中的人物穿着名贵的时装,合体,但并不合适。他们单薄的身体与这些完全*化的品牌服装并不十分协调。尤其是顾源和周崇光稚嫩的身体和面孔,包裹在过于*化的时装里,形成某种隐蔽的、不易察觉的、说不清的*感。《小时代》开始于一个舞台(中学毕业演出),结束于一个舞台(时装秀),这两个舞台描绘了主人公从少年到成年的变化,这是《小时代》的核心内容:告别少年,步入成年。所以影片描述的是一个少年与成年之间模糊的时期,本文想讨论的不是少年穿*衣服的问题,这只是表象,而是少年与*之间的倒错感,这也是许多成年观众觉得影片看起来很假、不真实的原因。
整部影片都在不断释放这种倒错感:孩子扮演*的生活,就像“过家家”,或者*扮演孩子,都会形成这种倒错,这在心理学上叫倒错性幼稚病(Paraphilic Infantilism),又叫*婴儿幼稚症(Alt Baby Syndrome),我觉得《小时代》的电影文本就表达了这种倒错性幼稚病。这种心理疾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成年婴儿幼稚症(Alt Baby),指*扮演婴儿,另一种是娘娘腔婴儿幼稚症(Sissy Baby)指*扮演相反性别的婴儿。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性心理发展时,也提到过这种现象,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性心理幼稚病”(Psychosexual Infantilism)。这种病的主要特征是撒娇,任性,自恋,盲目自信。
让我们用影片中的两个行为进一步分析这种倒错。第一是花美男吐舌头,第二是女孩间的*。周崇光是典型的花美男,当他在杂志社拍写真时,对着摄影机做各种表情,其中一个重要的表情是吐舌头。从微表情来看,吐舌头这个动作可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其一是孩子在撒娇、调皮、卖乖时,会伸舌头讨好对方,它来自于婴儿在探索外部世界时吐舌头的行为。其二是成年人因做了错事而表示道歉,消除尴尬,缓解焦虑。如果说前者倾向于孩子的身体语言,后者则是*的下意识动作。再说女孩间的*。在圣诞夜,四个女孩在顾里家的露台上借酒浇愁,顾里亲吻了林萧。我想强调的是她们亲吻的是彼此的嘴唇。你可能会说,这完全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不必大惊小怪。但我认为这个动作与周崇光吐舌头一样,绝不是可有可无、毫无意义的下意识动作。顾里亲吻林萧的画面,被放在了影片的巨幅宣传海报上。同性之间的*是一种特殊的亲吻,它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一种是儿童间表达友好的行为,另一种是成年人的性活动,直接嘴唇对嘴唇的亲吻只在“有些时代和有些地方,密友用这样的亲吻并没有性的含义。不过,即使是对于密友而言,这种嘴对嘴的亲吻似乎还是太亲密了。”5
尽管这两个动作对情节毫无影响,但对整部影片的倒错感具有极高的解读意义。周崇光是成年人,但他吐舌头明显符合第一层儿童调皮的含义,而顾里与林萧的*并不是性的活动,而是表达儿童时代对玩伴的友好。很明显,这两个行为与他们的年龄构成了“倒错”。但是,我觉得影片在有意强化这两个动作,让这两个明显而又突兀的动作释放出暧昧的信息,而没有提供清晰的解释。因此,通过“倒错性幼稚症”,《小时代》表达了某种故意的暧昧,这种暧昧不仅模糊了少年与*界限,而且也模糊了性别的界限,却不表明任何立场。这两个界限的模糊也是现代娱乐工业正在带来的结果。
《小时代》的这种倒错性幼稚病,表达了少年面对成年时,精神世界潜在的*与矛盾:*世界是华丽的、梦幻的舞台,也是美丽的陷阱,主人公既希望*世界接受和认同自己,又掩饰不住出对现实、对*世界的恐惧和怀疑,他们不断地给*生活下定义,声称“在大大的失望中小小的努力着”,用这些堆砌的无病*的辞藻释放出一种貌似深奥的毁灭意识和虚无主义,以期安抚成长的焦虑。
4、奶嘴电影
在这个意义上看,《小时代》是某种“奶嘴电影”,或者说“心理断乳期电影”,人类学研究发现,奶嘴带给婴儿的更多是一种安慰6,当婴儿啼哭时,奶嘴可以马上让婴儿平静下来。《小时代》就是这样一部能够给青少年提供心理抚慰的电影。这些青少年的身体已经*,但心理上还处于青春期,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和生活,但心理上对*世界有着惧怕和拒绝。就像小说里说的,“真想时间永远停在这里”,不再成长。一方面他们希望世界认同自己已经成年,可以独立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又因幼稚而不断犯错。如果说少女间的友谊和团结是少年时代的代表,那么排他的、浪漫的爱情则是进入*世界的标志,《小时代》似乎在讲述友谊与爱情,但更讲述了友谊(少年状态)与爱情(成年状态)之间的相互考验、矛盾甚至冲突。影片不仅表达了这种“成长的烦恼”,更像奶嘴一样安抚这些“过渡人”因不得不告别少年时代、进入*世界而产生的慌张、不安,甚至是痛苦。
现代人愿意陶醉在含着奶嘴入梦的天真“小时代”,电影成为奶嘴,发挥了类似于“安慰婴儿”入眠的功能。但是,很多人认为现代人对“奶嘴文化”的痴迷,是人退化为动物的表现,把人类几千年的理性能力下降为纯粹的动物*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奶嘴”不会因社会偏见而消失,它不是以电影的方式出现,就是以另一种别的方式出现。随着生活节奏变快,工作压力增大,社会竞争加剧,青年人在不自觉中追求“奶嘴文化”的娱乐消费,排遣或逃避现实压力,无需思考即可轻松获得快乐的阅读和观影,甚至可能在这些不完美中寻找到更多的平等和安慰。
《小时代》不是独立的电影,它是衍生产品,其特别之处在于制造了明显的“分众效果”和两极分化的评价。《小时代》这种观众响应模式,把“粉丝”作为一种特殊的观众突显出来。《小时代》的粉丝与普通观众有两个区别。其一,他们熟悉《小时代》整个文化产品,通读小说,看过电视剧,熟悉故事和人物。其二,他们对导演有着无条件的崇拜和信任,进而对人物洋溢着幻想。这两种普通观众不具备的品质,创造了一种新的电影阐释现象:粉丝性缝合。
5、粉丝性缝合
从叙事角度看,《小时代》出现了许多情节的断裂。比如林萧的面试,影片从开始就不断渲染这个重要的情节:接到录取通知、赶电梯、排队等候、不断看到有人挫败、买咖啡等,观众经历了这些铺垫,对这场面试充满悬念和期待,但影片对此却毫无交代,只是给了个直接的结果。林萧与周崇光的相识,也有些匪夷所思。林萧在开学第一天就可以接到面试通知,那时南湘手里就已经拿着有周崇光封面的杂志,街边还有周崇光铺天盖地的宣传,后来林萧甚至还在杂志酒会上把周崇光拉倒在水池中,难道这样她都不知道这个人就是周崇光,非要等到Kitty向她介绍吗?《小时代》不但有“倒错性幼稚症”,它的文本肌理也因混乱的逻辑和破碎的情节而显现出某种“表意的精神*”。
但是这些缺陷、断裂和做作,粉丝可以视而不见,粉丝具有的“粉丝狂想症”会对错乱的人物、破碎的剪辑和断裂的剧情进行某种创造性的缝合。面对普通电影,观众只能依靠电影来建立剧情,而面对《小时代》,它的粉丝们则通过电影之外的情节(小说、电视剧),对电影进行填补、解释和修复。
好莱坞历经多年总结的电影语法,就是通过严谨的镜头和无缝的剪辑把情节和动作紧密地缝合在一起,观众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沉浸于故事。观众是上帝,不能让他们面对仓促完成或漏洞百出的故事和人物。但《小时代》则让我们看到一种完全来自于观众的努力,就是粉丝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弥补作品的失误和错误,并竭力在想象中完成整部作品。这种“粉丝性缝合”是《小时代》带给我们的意想不到的观影现象。当然,这不局限于《小时代》,随着越来越多流行文化衍生的电影的出现,作为粉丝的观众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创造性缝合会不断出现。
粉丝的幻想不仅有缝合作用。在众口一词的批评声中,《小时代》的粉丝们在网络上展开了壮观的*,他们对持批评态度的影评人们展开了非理性的攻击。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攻击不是针对某个个体的行为,而是对保守价值观展开的一场“脆弱的*”。粉丝这种失控、狂热的形象经常被描述为病态、反常的“他者”。知识分子群体之所以经常扮演“粉丝妖魔化”的角色,在于他们需要粉丝作为他者,来减轻流行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内在焦虑。
但朱莉·詹森(Juli Jensen)认为,粉丝现象其实隐含着底层群体对现代生活的批判意义,“一个碎片化的、不完整的现代社会产生出碎片化的、不完整的现代自我,粉都(fandom),尤其是‘过渡的’粉都,被界定为心理补偿的一种形式,弥补现代生活之缺失的一种企图”所谓“粉都”(fandom)指粉丝群体,以及这个群体创造的文化空间。7,粉丝身份让普通人在孤立、单向、原子化的现代生活中获得自我安抚。因此,粉丝既是一个抹杀个性的称谓,也是青年个体展开对抗的认同舞台,它可能酝酿着危险和无序,也可能成为用爱好和个性去抵消社会焦虑的牺牲品。粉丝生来就是捍卫明星的,就像牺牲品,但这种牺牲往往会被商业和*所利用。
所以,没必要对《小时代》的粉丝们恶语相向,这也不意味着粉丝们会对影片的内容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他们可能仅仅是在寻找一种认同,用影片来完成自我安抚。温尼科特(D. W. Winnicott)认为,粉丝喜爱某个明星或电影,只是把它们视为成长中的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t),他们对明星的喜爱近似于玩耍时的专注和幻觉,不会真的认为他们喜爱的明星是伟大的,也不会在心理对他们不离不弃。“粉丝所喜好的对象也是一个过渡性客体,它充当了粉丝的自我和外部客体世界之间沟通的桥梁。”8作品为粉丝们提供了一个小憩之地,帮助他们放松,保持精神和心灵的健康,并振作起来,自己动手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但是,像《小时代》这样患有“倒错性幼稚病”的“奶嘴电影”,不能说是艺术意义上的作品,只能称其为“精神商品”,它的安慰功能和社会效果不能掩饰它作为“烂作品”的本质。《小时代》在艺术上是失败的,就像中国许许多多失败的电影,但我们不能对失败的电影完全弃之不理。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在创作时就期待着失败,“烂作品”也含有创造完美作品的努力和理性,只不过,这种理性失败了。国产“烂片”的出现有很多原因,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分析那些理性是如何失败的,为什么失败了,对有代表性的“问题电影”展开“症候式分析”,剖析那些低级的笑话、华美的空洞、失调的视听语言、矫揉造作的煽情……“烂电影”也有价值,至少为我们提供了“文本病理学”的案例,我们则把这些病例作为时代的文化证据保留下来。
编者介绍
李洋,电影学者,中文电影百科创建人,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欧洲电影史、电影理论和影像美学。著有《迷影文化史》、译有《莱昂内往事》、《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等。追问谢谢分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10:15
不想去吐槽了 因为到处都是槽点
http://www.hu.com/question/21259831
都是大牛 终结级的评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10:15
没有内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10:16
这种东西你还是去芝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