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6: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22:09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重力势能是地下水流动的主要驱动能。位于补给区(源)的地下水势能高,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要克服水质点之间的内摩擦力,以及水质点与介质表面的摩擦力,消耗势能,到了排泄区(汇),源-汇间的势能基本消耗殆尽。通常地下水含水系统结构复杂,要想绘制出符合实际的流网实属不易,即便是结构较为简单的孔隙含水系统也是如此,需考虑的因素很多。为简化问题,选择结构简单、研究程度较高的洪积扇流动系统,来说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动力特征。见图5-12。
图5-12 洪积扇流动系统分析示意图
河流出山口以后,在洪积扇上、中部渗漏补给地下水,将相应的重力势施加于地下水,使水向位势低的盆地中心流动,途中因岩相分异出现的粘性土层起阻挡作用,发生壅水,使水位抬升,溢出地表排泄,成为溢出带。
下面以图5-12中,山口下方-B点-溢出带的流线来分析水沿流线运动时的能量转换。洪积扇流动系统中,河流山口处位势最高,下方的地下水具有较高的重力势能,水沿流线方向流动过程中,除克服粘滞性摩擦阻力、消耗部分势能外,随深度增加,部分势能转换为压缩能,B点处于流线最低点,压缩能最大,水下降的势能与压缩势能在B点达到平衡。过B点后,储存的压缩势开始释放,压缩能转换为上升动力,水流作上升运动,流向溢出带。从能量转换观点来分析,水从山口下渗,到溢出带泄出,在地下径流过程中要消耗部分势能,消耗的势能应等于河流出山口与溢出带之间的位能差,即g·γw·ΔH(g为重力加速度,γw为水的密度)。
图5-12中,山口下方-B点-溢出带的流线是洪积扇流动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界线,其上方,流线分布较密,都汇聚于溢出带,表明河流渗漏进入含水系统中的水,大部分在溢出带泄出,水交替十分积极,称为积极交替带(Ⅰ);其下方,流线分布稀疏,径流途径长,水流滞缓,水交替缓慢,称为缓慢交替带(Ⅱ)。按托特(Tòth)对流动系统的划分原则,可将积极交替带看作局部流动系统,缓慢交替带看作为中间流动系统,分别作为两个子流动系统,B点应是积极交替带发育的最深位置,代表积极交替带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关于流动系统占据空间的问题,英格伦等(G.B.Engelenet al.,1986)认为:同一介质场中存在两个或更多的地下水流动系统时,它们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①势能梯度(I),它等于源汇的势差除以源汇的水平距离,势能梯度愈大的流动系统占据的空间愈大,反之亦然;②介质的渗透性(K),透水性愈好,发育于其中的流动系统所占据的空间愈大。
为进一步说明流动系统占据空间问题,以洪积扇为例,洪积扇流动系统上部,积极交替带中水循环迅速,水的年龄应较小;缓慢交替带中水循环缓慢,水的年龄较老。若对洪积扇不同部位和深度的水进行氚同位素检测,配合流网分析,便能确定积极交替带的下限位置,也就是说能相对准确地确定积极交替带的分布空间。
表5-3 柴达木盆地南缘主要洪积扇积极交替带发育最大深度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缘,自东向西,分布着诺木洪、格尔木和那棱格勒三个大型洪积扇,对其曾做过不同部位和深度水的氚同位素检测,根据氚同位素检测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采用流网分析,绘制出三个洪积扇的流动系统剖面图,见图5-14,5-15,5-16。
从三个洪积扇的流动系统剖面图和表5-3可知:
1)积极交替带最大发育深度与河流出山口与溢出带之间的高差(ΔH)有关,发育深度均小于ΔH值,只有ΔH值的0.7~0.84。
图5-14 诺木洪洪积扇流动系统剖面分析
图5-15 格尔木洪积扇流动系统剖面分析
2)三个洪积扇的势能梯度分别为0.012、0.01和0.008,平均势能梯度为0.01,平均积极交替带最大发育深度为197m。
3)积极交替带发育深度除受含水介质渗透性(K)影响外,还可能受含水系统结构的影响。例如,格尔木洪积扇,地下水径流途中有一个地下跌水,消耗了部分势能,造成积极交替带发育最大深度只有河流出山口与溢出带高差的0.7,小于其余两个洪积扇;诺木洪洪积扇前缘的下部有一个由下更新统地层构成的隆起,影响到溢出带的位置,使势能梯度比其余两个洪积扇大些。
三个洪积扇的氚同位素检测表明,年龄小的水主要分布在洪积扇溢出带以上的扇体内,水交替十分积极,河水的测流资料和溢出带的测流资料证实,天然条件下,河流渗漏补给量与溢出带泉水泄出量相当;周边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下的地下水年龄较老,水循环条件较差。
图5-16 那棱格勒洪积扇流动系统剖面分析
总的来说,重力是地下水流动的驱动力,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的位势差决定了地下水流动发育的深度和规模,由于地下水流动过程中摩擦和内摩擦要消耗部分能量,故流动系统发育深度要小于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的高差。了解这一特征,有助于正确分析大型地下水系统中,区域流动系统、局部流动系统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及其对水交替程度和水质运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