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蜂蜜经过一个冬天,在比较冷的环境下为什么全变成了固体膏状?这样的蜂蜜还能吃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0:2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9:21
蜂蜜和玻璃一样,都不是纯净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在温度稍低的情况下蜂蜜的葡萄糖会释出产生结晶,尤其是浓度较高的蜂蜜!
正常的,蜂蜜的凝固是一种自然现象。
刚取出的蜂蜜,呈浓液状,保存过程中气温经过13—15℃这一区间后,就会出现结晶,由以前的澄清透亮液状,逐渐变为混浊,出现沉淀,最后全部或大部分成为白色的粒状体。这种状态的改变,丝毫不影响质量。
比如买蜂蜜的时候,温度是20度,你拿回家放进温度只有10度的冰箱里,那么蜂蜜的温度就会从20降至10,在这个过程中就经过了13-15度这个温度,凡是经过了这个温度的蜂蜜就会出现结晶,但是不会对质量有任何影响的,可以放心。
另外,假如要想蜂蜜不结晶,那么就要让蜂蜜“不经历”13-15这个温度,买的时候气温高于15度,那么保存气温就要一直在15度以上;买的时候气温低于13度,那么保存气温就要一直保持在13度以下。
已经结晶的蜂蜜,想要融化结晶的话,可以先把蜂蜜放在一容器当中,另外取一更大的容器装入凉水,将装蜂蜜的容器放在装有水的容器中,然后慢慢将水加热(不能加得太热了,否则会破坏蜂蜜的质量),结晶就会慢慢融化掉了。融化后的蜂蜜保存时要注意保持在15度以上,不要让保存温度经过13-15度这个阶段,否则蜂蜜又会再次结晶。(另外,我个人建议不是必要的话,最好不要溶解蜂蜜结晶,因为加热时的温度是很难控制的,控制得不好的话,温度过高就会破坏蜂蜜质量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9:21
当它结晶时,就把瓶子(当然有蜜在里面了)放在冷水里,然后像煮开水一样慢慢把水煮开,蜜慢慢也会化了,质量不会变的,蜜完全化后,把瓶子拿出来晒凉就好了,经过这样处理的蜜以后一般都不会结晶了,好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