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苏洵、苏辙《六国论》的异同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22:3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3:38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3:39
苏洵和苏辙的《六国论》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异同:
1. 观点与主旨:苏洵的《六国论》主要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贿赂秦国,削弱了自身国力。他的主旨是批评秦的过失,揭示秦王朝覆灭的原因,总结历史教训,希望汉文帝明白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以仁义治天下。而苏辙的《六国论》则主要探讨了六国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最终导致灭亡的原因。他的主旨是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向契丹、西夏割地献物,妥协投降。
2. 论证角度与行文风格: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而力亏”的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最后引出“为国者无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他的行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利,借古讽今,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相比之下,苏辙的《六国论》从韩魏附秦导致六国灭亡的角度进行论证,批评六国之士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他的行文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全文紧扣“天下之势”,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说透“自安之计”。而笔又一气流注,曲折尽意。
3. 相同点:苏洵和苏辙的《六国论》在立场和立论上都相同,都是为了帮助北宋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另外,三人在行文中都善于运用比喻论证,辩证巧妙,形象生动。
总的来说,苏洵和苏辙的《六国论》在观点、论证角度和主旨方面存在差异,但两篇文章都是为了给北宋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同时,三人在行文中都表现出相似的特点,即善于运用比喻论证,辩证巧妙,形象生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3:39
http://ke.baidu.com/view/50131.htm
参考这里吧,废话我也不说,这里的特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