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读后感(32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22:45
我来回答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21:13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
六十多年前*同志的光辉篇章——《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党和其所领导的军队回答和解决了为什么而打仗?为什么而*的问题?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为人民服务》的影响和作用已成为中国*党人的鲜明标志和唯一宗旨。其原因只有一个,我们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至今,历史的变迁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虽然*胜利了,人民解放了,国家强盛了,人民生活奔小康富裕了,但是*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然不能变,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目标依然不能变,为实现两个率先,献身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誓言和决心依然不能变。从此说明,中国*党人的名字将永远与为人民服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有感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在塑造一个高尚的灵魂。
“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凝聚着*党人毕生的追求。入党为什么?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人。
有人比喻说,*党人的思想灵魂是金子,那是因为他们的灵魂都牢牢地扎根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之中,它是特殊材料铸造而成。而这个伟大实践的根本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务”。小平同志说:“我是人民的儿子”。*党人都应是人民的儿子,人民的儿子为人民服务,既在责任之上,又在情理之中,一辈子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而不做坏事,那是多么高尚、多么的不易。中国*党人的高尚灵魂要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锻造而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22:31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
六十多年前*同志的光辉篇章——《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党和其所领导的军队回答和解决了为什么而打仗?为什么而*的问题?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为人民服务》的影响和作用已成为中国*党人的鲜明标志和唯一宗旨。其原因只有一个,我们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至今,历史的变迁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虽然*胜利了,人民解放了,国家强盛了,人民生活奔小康富裕了,但是*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然不能变,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目标依然不能变,为实现两个率先,献身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誓言和决心依然不能变。从此说明,中国*党人的名字将永远与为人民服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有感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在塑造一个高尚的灵魂。
“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凝聚着*党人毕生的追求。入党为什么?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人。
有人比喻说,*党人的思想灵魂是金子,那是因为他们的灵魂都牢牢地扎根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之中,它是特殊材料铸造而成。而这个伟大实践的根本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务”。小平同志说:“我是人民的儿子”。*党人都应是人民的儿子,人民的儿子为人民服务,既在责任之上,又在情理之中,一辈子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而不做坏事,那是多么高尚、多么的不易。中国*党人的高尚灵魂要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锻造而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0:05
*在为纪念张思德而做的《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中说:"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服务"弥补了我们现实生活中正在缺失的一种东西,让人重新思考"为人民服务"在现阶段的内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党党员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之所以深受全国人民拥护支持的根本理由,也是中国*党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原因.
事实证明,"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最坚实的思想保证和*保证.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甘做人民的一块砖,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计较个人得失,哪怕事情再小,只要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做的,它就是伟大的,高尚的,它就是党的事业.
当前全国正按照党*的部署,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 .我们要向**所言,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小事情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大的时代,永远需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中国*要取得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重视人民的力量,发动人民的力量是我们党最优良的传统.由此也确定了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一个*党员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继承和弘扬为"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是形势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伟大的人民,需要永远的"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 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这篇文字,只有短短几百字,很快就读完了,但它给我的启发和震撼,却永远不会结束.毛*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人固有一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生命的价值,体现于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活着却已死了,有人死 了却还活着.*深情的怀念了为人利益而死的张思德同志.告 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朴实而赋予哲理,使我心灵受到了洗礼,也有了很多感受 和体会.尤其在现阶段,在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时候,更 觉其意味深远.毛*用极为亲切的口吻,朴素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对 当时、对现在、也对将来都具有深远意义的道理,道出了一个*党 员应有的世界观和奋斗目标,更道出了一个政党要立于不败之地的根 本,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所谓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人民是根本,在现在这个社会,有 太多人忘记了人民的利益,只顾自己的生活,不管别人的死活.就像 曾经喧嚣一时的“我的爸爸是李刚”事件,身为*党的李刚,却教 出了这样漠视人命的儿子,虽然不是他撞的人,但身为人父难辞其疚,如果他记得,为人民服务 ,如果他时刻提醒自己,身为*党员,应该为人民服务,怎么可能教出这样的儿子?这样的*,如何能得 民心?毛*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 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 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是多么清明的思想,时刻反省自己,只为更好的为他人服务.人民服务是具体的.有人说把公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只要 需要不管大小就去做,这是为人民服务;有人说,为他人做有利的事 情就是为人民服务;还有人说,在本职之外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是为 人民服务.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需要去做,但又是 很平凡的小事情.如果看到了,又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这就是为人民服务.总之,时代在变,我们的崇高理想不能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正确对待职务、正确等工 作、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地位、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在自己的 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发扬光大.我虽然不是一名党员,以前我一直以加入这个集体为目标,我认 为只有加入*党才能把一切献给党,才能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但现 在,我明白了,是不是*党,和是否服务于人民没有必然的关系,毛*说了,不论是什么身份的人,只要做了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我 们就纪念他尊重他.无论是不是党员,我都把党的宗旨作为自己的终 生奋斗目标和终身行动指南,为人民服务.读过《为人民服务》,才知道,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自己的人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4:05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 六十多年前*同志的光辉篇章——《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党和其所领导的军队回答和解决了为什么而打仗?为什么而*的问题?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为人民服务》的影响和作用已成为中国*党人的鲜明标志和唯一宗旨。其原因只有一个,我们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至今,历史的变迁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虽然*胜利了,人民解放了,国家强盛了,人民生活奔小康富裕了,但是*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然不能变,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目标依然不能变,为实现两个率先,献身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誓言和决心依然不能变。从此说明,中国*党人的名字将永远与为人民服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有感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在塑造一个高尚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6:29
《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老三篇”,当我还在孩提时代,就已熟背了*同志的这三篇文章。同时在自己的脑海里也深深地刻下了“张思德”这个广为传颂的名字。但当时,只是对字面的认识,多少年过去,自己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也还是幼稚而肤浅的,对张思德的了解也仅限于他在烧木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今天,重温*的《为人民服务》,感受颇深,我们党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就有希望,人民的利益就有希望,中华民族的复兴就大有希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9:11
为人民服务,在中国绝对是妇孺皆知,为什么却要反复重提呢?
也许是现实中有些人对“人民”把握不准吧?就办事态度而言,在某些人的眼中,领导肯定是“人民”,同级别的人可能是“人民”,下级就不太好说了。基层呢?普通群众呢?(第一场雪三年级作文)
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分工各有不同的概念,但*同志对一个烧炭的警卫战士冠以“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荣誉,并用“完全”“彻底”加以彰显,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深体味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2:09
为人民服务,在中国绝对是妇孺皆知,为什么却要反复重提呢?
也许是现实中有些人对“人民”把握不准吧?就办事态度而言,在某些人的眼中,领导肯定是“人民”,同级别的人可能是“人民”,下级就不太好说了。基层呢?普通群众呢?(第一场雪三年级作文)
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分工各有不同的概念,但*同志对一个烧炭的警卫战士冠以“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荣誉,并用“完全”“彻底”加以彰显,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深体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