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2:5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29
人生就是从一个梦跌进另一个梦里。 人总是难以抵抗命运的不仁慈,就如同一只蝼蚁一般对着一片惘然而又苍白的天空无力的呐喊。我曾说坐井观天是人间最快乐的事,那人间最痛苦的事就是坐井观了一半的天。 江南氤氲的雨乡里有多少个秘密,多少个壮志未酬的人。那些壮志未酬的人的心里有多少风尘仆仆的风雨长廊。 秀米的一生绝不是幸福的,事故突起,沦为花家舍的奴隶。远渡东洋,总有完不成的梦想。被人出卖,家破人亡未可知。被天戏耍,*如火燃烧。但你总觉得秀米这一生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着意义,她一辈子都在探寻着生命,人世,*,风雨长廊,花花草草,星辰,时间以及死亡的意义。在无数个不眠之夜里,她是不是对生活总有些许不同的解释。在一个又一个沉醉的梦里,她是不是也曾努力的爱上了生活。 她天生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不需要提问。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30
这是继《玉米》和《耻》之后,我最喜欢的小说。在辛亥*100周年之时遭遇《人面桃花》,的确是件有趣的事。秀米冥冥之中追寻的“天下大同”的乌托邦式理想,与电影《辛亥*》所立论的孙先生之“无私”形成有趣的对话。电影关注着“*”之动因并努力将其去*化,小说则彻底展现了*动力学,即个体如何被动地卷入“*”。由私欲到大同,中间的过渡环节不得而知,它或许带有某种神秘主义的宗教色彩,就像文本中不断复沓的梦与瓦釜。摘抄:“假如一只跳水虫被遍地的落英挡住了去路,那么,它会不会像武陵源的渔户一样,误入桃源?她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花间迷路的蚂蚁。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卑微的,琐碎的,没有意义,但却不可漠视,也无法忘却。”回到书中那句诗:“未谙梦里风吹灯,可忍醒时雨打窗。”所谓命运,就是总有些部分让你想不透。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30
写得真是好。那些有才识的,有色相的,无一不是命途多舛,或饱受精神上的折磨。最后倒是身无长物姿色平平朴实无华的喜鹊得以平安渡乱世,寿终正寝。太唏嘘。桃花源是荒诞不经遥不可及的梦境,偏有人舍了性命疯癫般的追寻。很痴傻,但是多难能可贵。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31
江南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做足了功课,有气象,女性与*,女性在时代浪潮中的觉醒与坚韧,乌托邦或曰桃花源理想的嬗变,三部曲的根基皆从此出。第一部也是三部曲最用心力、功底最足的一部。第二部则如同所有三部曲那样,往往是最弱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风物,既不如史料上的生猛,也没有当代生活的鲜活。前1/3面目模糊,几乎不忍卒读。最后关于乌托邦的描述也流于1984的程式,毫无惊喜。唯有女性的自我流放凄怆动人,可为第一部的呼应。而到了第三部,着笔更在于婚恋,乌托邦在当代已成为符号中的符号,甚至不值浓墨重彩地提及。对知识分子与文艺青年精神画像的描绘,以罹患绝症的女性为串联,时代真是病且弱。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31
一口气读完的这本书。语言干净,非常有魔力,抓住你不喘息的看下去。有些魔幻,满眼大同。个人感受就是出来这一年半多的经历已经开始默默的化为人生不可分割的组成了。执念;彻底的孤独;绝望;人不人鬼不鬼;存在的意义;心的孤岛;装在套子里的人。从前读过不少书,知道不少事,但是真正身体力行去经历过了,那种“多么痛的领悟”才会显现。如果说之前完成了懵懂,读书能体悟50%,现在可能又扩充了10%吧。对秀米的执念,惩罚和回归感同身受。小东西死掉的时候,眼泪夺眶而出。上次有印象的夺眶而出是看到《牛虻》的最后的那封信的抬头:“亲爱的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