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节日的由来,传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3: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5:12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清明上坟、七月十五中元鬼节、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这天,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起,煮出初一全天吃的米饭,叫“压年饭”,这是预祝来年五谷丰登的意思。
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迎接新春的开始。居住在山区的壮族人民,还有个汲新水的习俗:春节那天,妇女们穿着新衣新鞋,鱼贯地来到河边水渠,挑新水回家。她们边走边拖着象征牛、马、猪、羊、狗、猫的石头,口里还模仿着六畜的叫声,祝福来年“六畜兴旺”。汲回来的新水,加红糖、竹叶、葱花、生姜煮沸后,全家和客人都要喝。据说,喝了这象征吉祥的新水,来年人们会更加聪明伶俐。“汲新水”习俗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
春节期间,壮族人民还开展赛歌、跳舞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舂堂舞是壮族人民在春节期间用来庆贺新年,预祝丰收的舞蹈。他们认为跳了舂堂舞,来年粮食堆满仓,故有“正月舂堂闹轰轰,今年到处乐添丰”的俗谚。跳舂堂舞时,要一面唱一面舞,若干名妇女每人背着一条舂米之杵,撞打在长形木桩上,还用竹筒配打成节奏,初名“谷榔”,壮语“谷”是“做”之意,“榔”为舂米槽。后来感到木杵太笨重,不便舞动,改用扁担来打,乃易名“打虏烈”,“虏烈”为打扁担之声。舞者各执扁担,围绕木槽,上下左右,边唱边打。舂堂舞舞步雄健、活泼、场面热烈,欢快,体现了壮族人民勤劳勇敢,乐观豪迈的性格。
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 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三月三:在壮族民间向有“百花幽香在三月,三月壮乡情满歌”,又叫“三月节”、“花街节”、“风流街”等,是壮族的情人节。“风流街”据说是过去壮族青年为冲破婚姻包办枷锁,争取自由恋爱,自由择偶而兴起的习俗,是壮族青年节,是情与歌的节日。
人说:走进花街节,心都醉了!不等太阳出山,“勒少”(小姑娘)、“勒冒”(小伙子)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姑娘身着各色各样盛装,打扮得花枝招展;小伙子一身穿戴,更显得英雄潇洒。她们或肩挎彩包,或身背笆箩,手挽提兜,都带着自由最满意的礼物,怀着喜悦心情,在花街上实现自由的愿望。“勒冒”想得到意中人的毛边鞋,花鞋垫,锦绣包作留念,便立下山盟海誓;“勒少”也盼望有痴情朗送银链、项圈、手镯、头帕、手巾为定情物,并许下终身白头愿,故又称“壮族情人节"。
陇端节:流行于富宁壮族民间的节日,农历一至四月间,陇端节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民间传说陇端节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对壮族英雄侬智高的纪念活动。节日期间,人们盛装歌舞,热闹非凡,一台台壮戏连日连夜地表演,白天演武戏,夜里演文戏,俗话说:无戏不陇端。除了看戏对歌,年轻人在节日里异常活跃,他们通过对歌跳舞互相认识,加深情谊,并根据才貌人品等的比试,推荐本年度最佳“风流人”,所以,陇端节又被称为“赶风流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