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尔智能家居广州公司销售总监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2:3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22:15
楼上的 好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22:15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49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据中国最权威市场咨询机构中怡康统计:2006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已经达到25.5%,依然保持份额第一。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且优势更加突出;在小家电市场上海尔表现稳健,以16%的市场份额蝉联小家电市场冠军。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目前,海尔累计申请专利突破7000项(其中发明专利1234项)。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15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397项。海尔“防电墙”技术正式成为电热水器新国家标准,海尔空调牵头制定“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安装规范”。在国际上,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等六项技术还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海尔“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的库存和逾期应收提供创新思维,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
面对新的全球化竞争条件,海尔确立全球化品牌战略、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挑战自我、挑战明天,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持续创新!
杨绵绵
在美国《财富》杂志今年(2004年)刚刚公布的最新商界女强人榜中,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名列第八位。
背景资料:
杨绵绵,17年缔造海尔神话!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于2002年实现全球营业额711亿元,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在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海尔产品已进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的12家、美国10家大连锁店的9家。
跃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之首。
全球最受尊敬企业第一名。目前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排名第五,海尔冰箱了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排序中跃居第一。十几个成功案例被收进哈佛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等世界著名学府的MBA案例库,成为全球商学院的通用教材。
个人简介:
杨绵绵,高级工程师
现任职务:海尔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裁兼*副*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41.8.29 出 生 地:上海
*面貌:*党员 文化程度:大学本科 民 族:汉
1989年、1993年、1998年当选为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
个人学习工作简历:
1958-1963年,山东工学院内燃机系学生;1963-1971年,青岛劳动局技校教员;1971-1979年,青岛压铸厂技术员;1983-1984年,青岛家电公司高级工程师;1984-1993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副厂长;1991年至今,海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裁;1993年7月,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工作业绩及所获荣誉:
在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副厂长期间,协助厂长主抓生产、技术、科研开发、质量管理等工作,使一个濒临倒闭、亏损147万元的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海尔的目标的冲刺世界500强,目前杨绵绵女士正在协助总裁率领全体海尔人向这一目标迈进。
1988年获青岛市劳动模范;1988年获青岛市女企业家称号;1989年授予省“三八”红旗手;1989年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1990年获省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1990年获全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奖;1994年授予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1994年获*突出贡献人才*特殊津贴;1994年获全国发明展览会巾帼发明奖;1995年获省“齐鲁巾帼十杰”称号;1995年获国家科技成果奖;1995年获青岛市贡献突出科技人才称号;1995年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女企业家称号;1997年获美国国际优秀企业家贡献奖。
进修考察情况: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培训;青岛海洋大学英语培训。
主要论著:
1997年10月在《标准与》,信息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促进国际贸易,创世界级名牌企业。1998年11月在《科技与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走向全球竞争。1998年11月在《Management of Technology》,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走向全球竞争。1995年10月在《International CFC and HALON Alternatives Conference and Exhibttion》,Latest Developments on CFC substitution IN China.
杨绵绵:把简单的事认认真真干了20年
这无疑是青岛这20年改革开放历史中最成功的一个引进“项目”。从1984年开始,“利勃海尔”,一个赶大潮的“项目”引进青岛后,之后的20年中就再也没有停歇过,一路奔跑,长成了中国第一品牌,世界品牌百强:海尔。
与这个“项目”一路奔跑了20年,海尔集团总裁的杨绵绵女士,讲述那段历史的时候,一种保持了20年的真诚与热情流动在空气中,洋溢在她脸上。
对话,一直持续了100分钟,时空流转。
20年前的故事
“其实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不要让项目‘黄’了”
杨绵绵:1984年,从整个国家到青岛市都是改革开放的浪潮,所有的企业都想找到一个可以引进的项目,找到项目这个企业就有活路了。那时全国已经有40个定点冰箱厂了,基本上要“关门”了,青岛电冰箱厂是硬挤上的。德国“利勃海尔”当时来中国晚了些,我们正好没有引进项目,就抢到了这个项目。项目是抢到了,却没有人来干,为什么?因为这个项目要贷款900多万,900多万上哪去找?又怎样去还?
900多万对这个企业来说是天文数字。
记者:当初青岛的收入是个什么水平?
杨绵绵:一个工人的收入不到40块钱。当时这个厂的领导如果能够贷来10万块钱,就算是很有办法的,所以这个10万和900万对比,很多厂长都不能面对这个项目,这一年中已经连换了3任厂长了。也是形势所“*”,当时张瑞敏作为家电公司的副经理,力主“企业要想改善命运的话,就必须走引进项目的道路”,“利勃海尔”这个项目,又是他费劲周折到轻工部、到省里争取到的,并承诺一定要把它做好的,张瑞敏是个很讲信誉的人,他自己承诺要做好的项目,就一定要做到。最后张瑞敏就亲自来做了。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项目不要叫它‘黄’了。那时,还没有市场观念,还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很多企业都在搞项目,大家都在忙谈判引进项目,签了合同的话,这个企业就算是走上了一个改革开放的道路,所以大家都在挤引进项目这条路,引进了一个项目,企业就从封闭一下子进入了开放时代。
“张瑞敏的真诚感动了别人,德国人的认真震撼了我”
记者:项目需要的900万资金怎样解决的呢?
杨绵绵:最后,很多人是被张瑞敏说动了、感动了,敢于决策来投这个风险项目。他这个人做事是非常认真、非常真诚、非常用心的,比如说,到北京去批引进项目的时候,冬天,天寒地冻的,坐火车就是站着也要去,为了节约一些体力,就带着马扎上车,在马路上买点花生米什么的带着,为一个完全没有名气的集体小厂批引进项目,真是完全要靠自己去说服,反复讲这个引进项目的远景,这个项目将怎样改变整个青岛市轻工业状态。
记者:当时这个“远景描述”是什么样的?
杨绵绵:就是讲几年能收回投资吧。但在青岛论证这个项目的时候,在黄海饭店,一大桌子的人都提意见,几乎所有的部门对这个项目都不看好。一分钱也没有,就那么几块地,几间破房子,要把那些没见过、也不懂的设备引进来,谁心里都没底。为了练兵,我就去市图书馆找怎么做冰箱的书,还真找到了一本书名为《电冰箱》的书,作者叫单大可。一打听,这人在上海,是第二军医大学的教授。我就赶到上海去找到他,想他一定知道冰箱是怎么做的?接着就把他请来做顾问,请他来给我们讲课,冰箱是怎会回事,发泡是怎么回事?制冷机、压缩机、冷凝机是什么?他从头给我们灌输了一遍。
记者:军医大的教授怎么会做冰箱?
杨绵绵:他是学药学的,药要放在低温冰箱里,当时没有冰箱,当时部队上的人很多都是自力更生的,他就自己研究,自己做冰箱。我们又派了一个技术部门到北京雪花冰箱厂去参观学习,“偷偷学艺”,根据带回的零部件,自己来画出图纸,然后,单老师用他的土办法,告诉我们冰箱怎样做。
记者:“土”到什么程度?
杨绵绵:作坊式的,完全是一个小作坊。比如说,冰箱的内胆和箱体之间的发泡 层,用两种“料”,一种叫“黑料”,一种叫“白料”,国外都是用机器的搅拌发泡的。 我们是弄一个桶,桶里面加上白料,加上黑料,放一个钻床,钻床带一个大翅子搅,搅好了就马上倒进去,倒的慢了,就发不成泡了。就这样,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只是为了赶这个大的潮流,为了走引进这条路,开始了冰箱的研究。那时候, 真的是我个人都没有想过,这个冰箱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海尔会走到今天这个地 步。当时我想,张首席也就最多干两年吧,他回去了,我也就回去了,结果一做就做了这么多年。
记者:你怎样评价当年这个项目的引进在整个海尔发展中的作用?
杨绵绵:这个引进播下了一粒种子,也是这个开放的种子,促使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个人从这个引进中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那么认真工作过,德国一个普通的做果菜盒的操作工人,注塑出来一个果菜盒,他就欣赏一下,他的动作应该称为检查,但我从他的眼光里看到的是一种欣赏,对自己这种劳动成果的欣赏,欣赏之后,他就在这个机器周围一通忙活,让他下一个干得 更好。这种精神感动了我,我一下子看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认真负责的人。这个工人让我感动了很久,给了我灵魂上的震撼。我想我们也应该这么做,要想改善自己,先从认真做事开始。 这种精神在做整个海尔的事业当中,影响非常大:工作就要像他们那样,把每一件 产品都做成自己的一个精心作品,自己也欣赏起来也高兴。所以,高起点引进了利勃海尔技术,我们又干得特别快,当年就干了1万台,马上就见效了,当年就见效益 了。
20年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一种‘瘾’,海尔心里有梦,不断进取”
杨绵绵举着海尔的手机为记者演示:海尔的手机摔不坏
记者:海尔成长的20年,也是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改革开放的20年,“一个品牌带动了一个城市的品牌战略”?
杨绵绵:海尔的认识是“国门之内无品牌”,当然也应首先从国内做起!青岛的改革开放紧跟国家的步伐,这给海尔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海尔的成功,给同城的企业以很大的自信心,有的企业认为,同样是青岛的企业,海尔能搞好,我们也一定行。 另外比如说操作层面的企业情报,同城的企业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批国内品牌 被带动了起来,共同促使青岛成了全国有名的品牌城。
记者:20年的高速发展是怎样实现的?
杨绵绵:企业要不断发展,目标越来越高,在目标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中,社会对你这个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你的美誉度越来越高,你的产品变成了别人的需要了,你做的事情社会需要,就有了社会价值,就会刺激你要干得更好,新的目标就又产生了。后来“海尔”超越“利勃海尔”,“利勃海尔”说,因为你们心里有梦,这个梦想就是不断进取的目标,海尔能够超越“利勃海尔”就是靠不断的进取,认真听用 户的需求并满足他们。这样的发展和超越是一种“瘾”。
记者:海尔怎样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
杨绵绵:张首席有超前决策的敏感,在需要变革之前做出变革。他在不断找企业的 突破点,找到一个突破点,就拔出一个更高的目标,其它地方马上暴露问题,大家马上动手解决这些问题;刚提高了,他又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再解决问题,再突破,企业就一点点拉起来了靠近最高的目标,创自主的世界级品牌。
记者:张首席曾经提出要在他退休前,把海尔做成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前10名品牌,有多大的信心?
杨绵绵:只要提出了目标,就一定要去实现。对于海尔这样规模的企业,只有生和死的结果,找不到发展的目标,就意味着死亡了,找得到,还有希望,但路还很艰难,要靠海尔每个员工的经营。
后记
简单的事,认真干了20年 海尔要沉下心来慢慢品。虽然谁都知道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但创新是要落地 的,怎么落地? 没有神话,没有传奇,海尔只是把简单的事认真干了20年。什么叫不简单,能够把 大家都公认的非常简单的事,千百遍的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能够把容易的事情认真做好,就是不容易。 海尔把“认真”坚持了20年。很多人学海尔,为什么海尔的管理模式搬不走?它太枯 燥太认真、太辛苦,于是学的人很快就偃旗息鼓了。杨绵绵说,人有三商:情商、智商和韧商,而韧商最难达到。
把简单的事认认真真干了20年,才有了今天的海尔。
张瑞敏
1949年1月5日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
1984年12月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
199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7年12月获香港《亚洲周刊》1997年度杰出华裔成就奖
1999年出任董事局*
1999年12月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30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名列第26位
2000年5月改任首席执行官
最成功的经验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最深刻的教训永远兢兢业业,永远如履薄冰
最大的遗憾很多别人想做而没做到的事,我们做成了,但也有很多我们想做的事却无法做成
最重要的转折1984年,由青岛家电公司副经理改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
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德鲁克的管理著作
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杰克·韦尔奇
海尔集团CEO
"海尔现象"让国人为之感奋,同时也触发了海内外传媒对"海尔*"的深层次探究与揣度。任凭风吹浪打,海尔岿然不动。外界评论,海尔到美国去风险太大,张瑞敏则以斩截的语气回应,"如果不去风险更大!" 海尔还是那个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举一动无不透着"领袖群伦"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