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歌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2:2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7:29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1、流莺:流莺当然不仅仅是黄莺的意思,而且是说流浪的、无处可栖的黄莺。(现在流莺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呵呵)
2、飘荡:是对流莺的流字的具体说明。飘荡也就是东飘西荡而无所栖止。
3、参差:读作cēncī,不齐的意思。飘荡得参考,就是飘荡得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4、渡陌:陌,田间小路。渡本来是渡河之间,这里是飞越过的意思。
5、临流:流,河。临流,飞在河之上。
6、不自持:无法自我把握。
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流莺飘飘荡荡,或在田间、或在河上飞行,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1、巧啭:啭,鸟的宛转的叫声。
2、本意:本来的用意。这里是有所寄托。
这一联开始有所寄托,从第一联单纯描写流莺的形象,到开始寄托深意,打入自已的感情。
第一句大意是说:流莺的叫声如此宛转,怎能没有它自己的思想、感情呢?说“岂能”无本意,实际上就是说无人识其本意。
第二句可能有三种理解:
1、别人的良辰未必是我的佳期。
2、我的良辰未必就是佳期。
3、别人的良辰未必是别人的佳期。
综合起来看,应该是第1种更合理一些。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这一联的字面很简单。就其在诗中的作用来说,也只是一个过渡。上文所说的“不自持”,以及尾联所说的“伤春”等等,都是在这样一个“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联起句与对句之间的对比。起句更侧重于流莺的感受,而对句侧重于对其他人们的描述。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1、凤城:京城的别称。唐人有词句“晚逐香车入凤城”,也是指京城的意思。
这一联的意思,大体上是说“我”自己也曾经苦于伤春,所以现在不忍听流莺的“巧啭”,然后发问道:京城之中,就没有它的栖身之所吗?
总体来看:
这首诗首先描述流莺的栖皇之状,第二联起,打入寄托,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流莺的形象之上:自己巧啭,但无人能识。别人良辰,我无佳期。第三联主要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以及境况的对比。末联抒发伤感,说诺大的京城,竟然没有栖身之地,可以一展抱负。诗咏漂荡流转的黄莺,借以托物寓怀、感叹身世。首联点题,写流莺漂荡参差无穷尽地度陌临流且不知所向的形影,“不自持”显见诗人主观感受。颔联即承此深入莺之心理,啼啭婉美自有其意,良辰美景却未有佳期,可见其“本意”之凄婉内涵。颈联承“巧啭”进一步写莺啼,日夜阴晴,门开户闭,永不停止,既见莺之执著,又见无人理解。尾联关合自身,既已伤春,又听此悲啼,且因无枝可栖而啼音愈苦,写莺与自身至此已融合莫辨。
全诗最重要的两句是:
巧啭①岂能无本意②�良辰未必有佳期③
①巧啭:宛转鸣唱。啭,指鸟鸣。 ②本意:本来的用心。暗喻诗人的抱负。 ③佳期:喻愿望得以实现的时候。
七律《流莺》是一首咏物诗。这两句托物咏怀,比喻徒有抱负而难酬心愿——流莺宛转鸣唱哪能没有苦衷,没有抱负,但得不到知音,即使碰到好时辰,愿望也未必能实现。诗句隐喻含蓄,意境悠远,托物喻情,构思巧妙
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持来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精神苦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7:29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7:29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1、流莺:流莺当然不仅仅是黄莺的意思,而且是说流浪的、无处可栖的黄莺。(现在流莺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呵呵)
2、飘荡:是对流莺的流字的具体说明。飘荡也就是东飘西荡而无所栖止。
3、参差:读作cēncī,不齐的意思。飘荡得参考,就是飘荡得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4、渡陌:陌,田间小路。渡本来是渡河之间,这里是飞越过的意思。
5、临流:流,河。临流,飞在河之上。
6、不自持:无法自我把握。
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流莺飘飘荡荡,或在田间、或在河上飞行,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1、巧啭:啭,鸟的宛转的叫声。
2、本意:本来的用意。这里是有所寄托。
这一联开始有所寄托,从第一联单纯描写流莺的形象,到开始寄托深意,打入自已的感情。
第一句大意是说:流莺的叫声如此宛转,怎能没有它自己的思想、感情呢?说“岂能”无本意,实际上就是说无人识其本意。
第二句可能有三种理解:
1、别人的良辰未必是我的佳期。
2、我的良辰未必就是佳期。
3、别人的良辰未必是别人的佳期。
综合起来看,应该是第1种更合理一些。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这一联的字面很简单。就其在诗中的作用来说,也只是一个过渡。上文所说的“不自持”,以及尾联所说的“伤春”等等,都是在这样一个“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联起句与对句之间的对比。起句更侧重于流莺的感受,而对句侧重于对其他人们的描述。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1、凤城:京城的别称。唐人有词句“晚逐香车入凤城”,也是指京城的意思。
这一联的意思,大体上是说“我”自己也曾经苦于伤春,所以现在不忍听流莺的“巧啭”,然后发问道:京城之中,就没有它的栖身之所吗?
总体来看:
这首诗首先描述流莺的栖皇之状,第二联起,打入寄托,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流莺的形象之上:自己巧啭,但无人能识。别人良辰,我无佳期。第三联主要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以及境况的对比。末联抒发伤感,说诺大的京城,竟然没有栖身之地,可以一展抱负。诗咏漂荡流转的黄莺,借以托物寓怀、感叹身世。首联点题,写流莺漂荡参差无穷尽地度陌临流且不知所向的形影,“不自持”显见诗人主观感受。颔联即承此深入莺之心理,啼啭婉美自有其意,良辰美景却未有佳期,可见其“本意”之凄婉内涵。颈联承“巧啭”进一步写莺啼,日夜阴晴,门开户闭,永不停止,既见莺之执著,又见无人理解。尾联关合自身,既已伤春,又听此悲啼,且因无枝可栖而啼音愈苦,写莺与自身至此已融合莫辨。
全诗最重要的两句是:
巧啭①岂能无本意②�良辰未必有佳期③
①巧啭:宛转鸣唱。啭,指鸟鸣。 ②本意:本来的用心。暗喻诗人的抱负。 ③佳期:喻愿望得以实现的时候。
七律《流莺》是一首咏物诗。这两句托物咏怀,比喻徒有抱负而难酬心愿——流莺宛转鸣唱哪能没有苦衷,没有抱负,但得不到知音,即使碰到好时辰,愿望也未必能实现。诗句隐喻含蓄,意境悠远,托物喻情,构思巧妙
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持来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精神苦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7:29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7:29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1、流莺:流莺当然不仅仅是黄莺的意思,而且是说流浪的、无处可栖的黄莺。(现在流莺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呵呵)
2、飘荡:是对流莺的流字的具体说明。飘荡也就是东飘西荡而无所栖止。
3、参差:读作cēncī,不齐的意思。飘荡得参考,就是飘荡得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4、渡陌:陌,田间小路。渡本来是渡河之间,这里是飞越过的意思。
5、临流:流,河。临流,飞在河之上。
6、不自持:无法自我把握。
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流莺飘飘荡荡,或在田间、或在河上飞行,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1、巧啭:啭,鸟的宛转的叫声。
2、本意:本来的用意。这里是有所寄托。
这一联开始有所寄托,从第一联单纯描写流莺的形象,到开始寄托深意,打入自已的感情。
第一句大意是说:流莺的叫声如此宛转,怎能没有它自己的思想、感情呢?说“岂能”无本意,实际上就是说无人识其本意。
第二句可能有三种理解:
1、别人的良辰未必是我的佳期。
2、我的良辰未必就是佳期。
3、别人的良辰未必是别人的佳期。
综合起来看,应该是第1种更合理一些。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这一联的字面很简单。就其在诗中的作用来说,也只是一个过渡。上文所说的“不自持”,以及尾联所说的“伤春”等等,都是在这样一个“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联起句与对句之间的对比。起句更侧重于流莺的感受,而对句侧重于对其他人们的描述。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1、凤城:京城的别称。唐人有词句“晚逐香车入凤城”,也是指京城的意思。
这一联的意思,大体上是说“我”自己也曾经苦于伤春,所以现在不忍听流莺的“巧啭”,然后发问道:京城之中,就没有它的栖身之所吗?
总体来看:
这首诗首先描述流莺的栖皇之状,第二联起,打入寄托,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流莺的形象之上:自己巧啭,但无人能识。别人良辰,我无佳期。第三联主要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以及境况的对比。末联抒发伤感,说诺大的京城,竟然没有栖身之地,可以一展抱负。诗咏漂荡流转的黄莺,借以托物寓怀、感叹身世。首联点题,写流莺漂荡参差无穷尽地度陌临流且不知所向的形影,“不自持”显见诗人主观感受。颔联即承此深入莺之心理,啼啭婉美自有其意,良辰美景却未有佳期,可见其“本意”之凄婉内涵。颈联承“巧啭”进一步写莺啼,日夜阴晴,门开户闭,永不停止,既见莺之执著,又见无人理解。尾联关合自身,既已伤春,又听此悲啼,且因无枝可栖而啼音愈苦,写莺与自身至此已融合莫辨。
全诗最重要的两句是:
巧啭①岂能无本意②�良辰未必有佳期③
①巧啭:宛转鸣唱。啭,指鸟鸣。 ②本意:本来的用心。暗喻诗人的抱负。 ③佳期:喻愿望得以实现的时候。
七律《流莺》是一首咏物诗。这两句托物咏怀,比喻徒有抱负而难酬心愿——流莺宛转鸣唱哪能没有苦衷,没有抱负,但得不到知音,即使碰到好时辰,愿望也未必能实现。诗句隐喻含蓄,意境悠远,托物喻情,构思巧妙
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持来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精神苦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7:29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7:29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1、流莺:流莺当然不仅仅是黄莺的意思,而且是说流浪的、无处可栖的黄莺。(现在流莺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呵呵)
2、飘荡:是对流莺的流字的具体说明。飘荡也就是东飘西荡而无所栖止。
3、参差:读作cēncī,不齐的意思。飘荡得参考,就是飘荡得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4、渡陌:陌,田间小路。渡本来是渡河之间,这里是飞越过的意思。
5、临流:流,河。临流,飞在河之上。
6、不自持:无法自我把握。
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流莺飘飘荡荡,或在田间、或在河上飞行,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1、巧啭:啭,鸟的宛转的叫声。
2、本意:本来的用意。这里是有所寄托。
这一联开始有所寄托,从第一联单纯描写流莺的形象,到开始寄托深意,打入自已的感情。
第一句大意是说:流莺的叫声如此宛转,怎能没有它自己的思想、感情呢?说“岂能”无本意,实际上就是说无人识其本意。
第二句可能有三种理解:
1、别人的良辰未必是我的佳期。
2、我的良辰未必就是佳期。
3、别人的良辰未必是别人的佳期。
综合起来看,应该是第1种更合理一些。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这一联的字面很简单。就其在诗中的作用来说,也只是一个过渡。上文所说的“不自持”,以及尾联所说的“伤春”等等,都是在这样一个“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联起句与对句之间的对比。起句更侧重于流莺的感受,而对句侧重于对其他人们的描述。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1、凤城:京城的别称。唐人有词句“晚逐香车入凤城”,也是指京城的意思。
这一联的意思,大体上是说“我”自己也曾经苦于伤春,所以现在不忍听流莺的“巧啭”,然后发问道:京城之中,就没有它的栖身之所吗?
总体来看:
这首诗首先描述流莺的栖皇之状,第二联起,打入寄托,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流莺的形象之上:自己巧啭,但无人能识。别人良辰,我无佳期。第三联主要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以及境况的对比。末联抒发伤感,说诺大的京城,竟然没有栖身之地,可以一展抱负。诗咏漂荡流转的黄莺,借以托物寓怀、感叹身世。首联点题,写流莺漂荡参差无穷尽地度陌临流且不知所向的形影,“不自持”显见诗人主观感受。颔联即承此深入莺之心理,啼啭婉美自有其意,良辰美景却未有佳期,可见其“本意”之凄婉内涵。颈联承“巧啭”进一步写莺啼,日夜阴晴,门开户闭,永不停止,既见莺之执著,又见无人理解。尾联关合自身,既已伤春,又听此悲啼,且因无枝可栖而啼音愈苦,写莺与自身至此已融合莫辨。
全诗最重要的两句是:
巧啭①岂能无本意②�良辰未必有佳期③
①巧啭:宛转鸣唱。啭,指鸟鸣。 ②本意:本来的用心。暗喻诗人的抱负。 ③佳期:喻愿望得以实现的时候。
七律《流莺》是一首咏物诗。这两句托物咏怀,比喻徒有抱负而难酬心愿——流莺宛转鸣唱哪能没有苦衷,没有抱负,但得不到知音,即使碰到好时辰,愿望也未必能实现。诗句隐喻含蓄,意境悠远,托物喻情,构思巧妙
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持来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精神苦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7:29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7:29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1、流莺:流莺当然不仅仅是黄莺的意思,而且是说流浪的、无处可栖的黄莺。(现在流莺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呵呵)
2、飘荡:是对流莺的流字的具体说明。飘荡也就是东飘西荡而无所栖止。
3、参差:读作cēncī,不齐的意思。飘荡得参考,就是飘荡得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4、渡陌:陌,田间小路。渡本来是渡河之间,这里是飞越过的意思。
5、临流:流,河。临流,飞在河之上。
6、不自持:无法自我把握。
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流莺飘飘荡荡,或在田间、或在河上飞行,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1、巧啭:啭,鸟的宛转的叫声。
2、本意:本来的用意。这里是有所寄托。
这一联开始有所寄托,从第一联单纯描写流莺的形象,到开始寄托深意,打入自已的感情。
第一句大意是说:流莺的叫声如此宛转,怎能没有它自己的思想、感情呢?说“岂能”无本意,实际上就是说无人识其本意。
第二句可能有三种理解:
1、别人的良辰未必是我的佳期。
2、我的良辰未必就是佳期。
3、别人的良辰未必是别人的佳期。
综合起来看,应该是第1种更合理一些。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这一联的字面很简单。就其在诗中的作用来说,也只是一个过渡。上文所说的“不自持”,以及尾联所说的“伤春”等等,都是在这样一个“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联起句与对句之间的对比。起句更侧重于流莺的感受,而对句侧重于对其他人们的描述。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1、凤城:京城的别称。唐人有词句“晚逐香车入凤城”,也是指京城的意思。
这一联的意思,大体上是说“我”自己也曾经苦于伤春,所以现在不忍听流莺的“巧啭”,然后发问道:京城之中,就没有它的栖身之所吗?
总体来看:
这首诗首先描述流莺的栖皇之状,第二联起,打入寄托,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流莺的形象之上:自己巧啭,但无人能识。别人良辰,我无佳期。第三联主要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以及境况的对比。末联抒发伤感,说诺大的京城,竟然没有栖身之地,可以一展抱负。诗咏漂荡流转的黄莺,借以托物寓怀、感叹身世。首联点题,写流莺漂荡参差无穷尽地度陌临流且不知所向的形影,“不自持”显见诗人主观感受。颔联即承此深入莺之心理,啼啭婉美自有其意,良辰美景却未有佳期,可见其“本意”之凄婉内涵。颈联承“巧啭”进一步写莺啼,日夜阴晴,门开户闭,永不停止,既见莺之执著,又见无人理解。尾联关合自身,既已伤春,又听此悲啼,且因无枝可栖而啼音愈苦,写莺与自身至此已融合莫辨。
全诗最重要的两句是:
巧啭①岂能无本意②�良辰未必有佳期③
①巧啭:宛转鸣唱。啭,指鸟鸣。 ②本意:本来的用心。暗喻诗人的抱负。 ③佳期:喻愿望得以实现的时候。
七律《流莺》是一首咏物诗。这两句托物咏怀,比喻徒有抱负而难酬心愿——流莺宛转鸣唱哪能没有苦衷,没有抱负,但得不到知音,即使碰到好时辰,愿望也未必能实现。诗句隐喻含蓄,意境悠远,托物喻情,构思巧妙
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持来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精神苦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7:29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7:29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1、流莺:流莺当然不仅仅是黄莺的意思,而且是说流浪的、无处可栖的黄莺。(现在流莺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呵呵)
2、飘荡:是对流莺的流字的具体说明。飘荡也就是东飘西荡而无所栖止。
3、参差:读作cēncī,不齐的意思。飘荡得参考,就是飘荡得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4、渡陌:陌,田间小路。渡本来是渡河之间,这里是飞越过的意思。
5、临流:流,河。临流,飞在河之上。
6、不自持:无法自我把握。
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流莺飘飘荡荡,或在田间、或在河上飞行,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1、巧啭:啭,鸟的宛转的叫声。
2、本意:本来的用意。这里是有所寄托。
这一联开始有所寄托,从第一联单纯描写流莺的形象,到开始寄托深意,打入自已的感情。
第一句大意是说:流莺的叫声如此宛转,怎能没有它自己的思想、感情呢?说“岂能”无本意,实际上就是说无人识其本意。
第二句可能有三种理解:
1、别人的良辰未必是我的佳期。
2、我的良辰未必就是佳期。
3、别人的良辰未必是别人的佳期。
综合起来看,应该是第1种更合理一些。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这一联的字面很简单。就其在诗中的作用来说,也只是一个过渡。上文所说的“不自持”,以及尾联所说的“伤春”等等,都是在这样一个“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联起句与对句之间的对比。起句更侧重于流莺的感受,而对句侧重于对其他人们的描述。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1、凤城:京城的别称。唐人有词句“晚逐香车入凤城”,也是指京城的意思。
这一联的意思,大体上是说“我”自己也曾经苦于伤春,所以现在不忍听流莺的“巧啭”,然后发问道:京城之中,就没有它的栖身之所吗?
总体来看:
这首诗首先描述流莺的栖皇之状,第二联起,打入寄托,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流莺的形象之上:自己巧啭,但无人能识。别人良辰,我无佳期。第三联主要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以及境况的对比。末联抒发伤感,说诺大的京城,竟然没有栖身之地,可以一展抱负。诗咏漂荡流转的黄莺,借以托物寓怀、感叹身世。首联点题,写流莺漂荡参差无穷尽地度陌临流且不知所向的形影,“不自持”显见诗人主观感受。颔联即承此深入莺之心理,啼啭婉美自有其意,良辰美景却未有佳期,可见其“本意”之凄婉内涵。颈联承“巧啭”进一步写莺啼,日夜阴晴,门开户闭,永不停止,既见莺之执著,又见无人理解。尾联关合自身,既已伤春,又听此悲啼,且因无枝可栖而啼音愈苦,写莺与自身至此已融合莫辨。
全诗最重要的两句是:
巧啭①岂能无本意②�良辰未必有佳期③
①巧啭:宛转鸣唱。啭,指鸟鸣。 ②本意:本来的用心。暗喻诗人的抱负。 ③佳期:喻愿望得以实现的时候。
七律《流莺》是一首咏物诗。这两句托物咏怀,比喻徒有抱负而难酬心愿——流莺宛转鸣唱哪能没有苦衷,没有抱负,但得不到知音,即使碰到好时辰,愿望也未必能实现。诗句隐喻含蓄,意境悠远,托物喻情,构思巧妙
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持来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精神苦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7:29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