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试述王维诗歌的意象意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3:13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8:00

作品风格关键词: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

扩展资料: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8:00

王维的一些山水田园诗歌具有空灵、明净的意境。意境是一种虚实相生、富有韵味的境界。诗人描绘一些现实中的山水田园景物,注入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审美空间,这个审美空间就是意境。意境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作品中生发出来的想象空间,是一种具有含蓄韵味的境界,当你体味这种境界时,你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你的灵魂在同时也被净化。“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送别的诗句,作者用细雨、青青新柳营造出了离别的感伤情绪,情景交融,形成感人至深的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是辽阔的大漠风光,壮丽的画面和境界让你的心胸也为之开阔。《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及《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则都是创造了寂静空灵的境界,景致是幽篁、深林、青苔、明月,作者高洁的的人格凸显于我们眼前,人与景物极为融洽,二者合二为一,形成空明静寂的意境。《山居秋暝》则营造了色调明朗、蕴含活泼生机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通过“明月”、“清泉”、“绿竹”、“浣女”、“青莲”、“渔舟”描绘出一副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诗人为何能营造出这么多净化人灵魂的意境呢?首先是因为诗人的人格是高洁的。他不受世俗的烦扰,不与世人争名逐利,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他的追求是发自内心的需要,不像世人那样汲汲于功名利禄。他与世无争,心境是平静的。他的精神世界是纯粹的,感觉也变得灵敏,他的诗歌就是他的纯粹空明心境的表现,必然能够打动人。其次是诗人是通过山水景物寄托自己感情,而他又是一个画家,具有良好的绘画素养,他描绘的画面能够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意境是需要画面支持的,诗人对外界的光线色彩极为敏感,创造了一幅幅立体的画面。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日落后天色昏暗,愈显江湖之白色;绿色的潮水涌来,仿佛天地也变成青色。日色本来应该是温暖的,因青松的冷色调而让人产生寒冷的感觉。诗人作为画家,感受非常敏锐,善于捕捉自然界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再次是诗人具有良好的佛学修养。佛教讲究心境,王维在静修的过程中,心境变得平和,在描绘外界自然景物时往往能有所领悟,这使他的诗歌除了具有一种平和之美外,还有一种韵外之致。如“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出一种禅趣和禅机。 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在盛唐诗坛上,除李杜以外,鲜有堪与比并的。他的山水诗平淡自然,俊逸空灵,与琴棋书画融为一炉。诗中常有形与声的刻画,情与意的温馨,飘洒与沉静结伴,显达与幽深同行。常用委婉冲淡、古雅悠远的高妙手法,达到令人拍案叫绝、流连忘返的艺术胜境,形成他山水田园诗的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本文拟从语言、意象、色彩、音响四个角度来剖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并探索形成这种意境美的原因。
  一、语言不重华饰,明净淡雅,虚实相济
  语言是诗人情绪的物化形态,是诗歌最表层的意象。王维在语言上追求明净淡雅,不尚浓艳,不重华饰,不作惊人语,不出吞云吐月之言。他讲究自然与真切,注意语言的启示性,表现出诗歌语言的自由、自在和自觉。如《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人以浅切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可人而又富于生气。在夕照浑茫的大背景下,古松参天,仙鹤盘旋,访客罕至,柴扉独掩,可谓幽静之至。诗人以“苍茫”、“遍”、“稀”这些词来渲染寂静的氛围,又用“新粉”、“落”、“烟火”、“处处”等传神的字眼,传递出大自然勃勃的气象和人们怡然自乐的精神面貌。
  《山居秋螟》的前半首写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
  写景如画,随心挥洒,这样动人的自然写景,正是通过清新淡雅、自然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理想中的社会美,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丰姿摇曳,耐人寻味。
  王维的诗又多以虚写实,《如汉江临泛》的中间两联: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颔联把所见江山的空间跨度极力加以扩展,以至于无穷无尽。“有无中”的山色,“天地外”的江流,这种因远而虚的境界,展示了江面之宽、江流之长。诗人用“有无”和“外”,点出了画面由实景而化入虚白。颈联再用一个“浮”字,以郡邑浮沉、天空摇曳的幻觉,极写水势的浩渺潏荡,似乎把郡邑描写成海市蜃楼了。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表现出“前浦”波澜壮阔、浩渺连天的风貌。这不能不得益于王维诗歌语言的平淡自然而又体物精细。
  二、意象空灵剔透,虚幻静谧,富于变化。
  司空图的《诗品》中就曾用“白云”比喻“超诣”的神韵,说“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王维将心性具象为白云,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也恰恰是这种效果。
  王维在诗中取意象最多的是云: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6�2�6�2�6�2�6�2《送别》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6�2�6�2�6�2�6�2《过香积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6�2�6�2�6�2�6�2《终南别业》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6�2�6�2�6�2�6�2《观猎》
  比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那一抹返照的夕阳,那被夕阳辉映的青苔,还有那只闻人声不见人影的深林,该可以勾起多少的遐想,该可以给人多少的审美享受!王维在山林溪壑之中,既寄托了自己高尚其志、不与世俗合流的人生理想,也倾注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衷心喜爱。包括那些体现禅宗哲理、给人以极端幽静之感的诗篇,同时也有生趣盎然,鲜洁明丽的意境。又如《辛夷坞》:
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浅探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此诗借空山无人之涧户与自开自落之芙蓉来表达空寂之境。然这一“空寂”之境,并非是完全的死寂、冷清,在“空寂”的表面下,仍然存在着生命的跃动,那自开自落的芙蓉花,正是此种生命跃动的象征。
  王维笔下的意境不是平面的、单一的、一成不变的。他在创造客观山水的意境时,通过自己全身心的浸染、感受,使客观景物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借用王国维的话说,就是使“无我之境”变成了“有我之境”,从而构成一种艺术意象:为表其惆怅之情,空间物体失却了它们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披上诗人强烈的主观情绪,比如《华子岗》;为表其空虚静寂之感,时间似乎亦可停止流逝,比如《鹿柴》;随其意兴所至,空翠之色似乎可以润湿人衣,如《山中》;甚至于月光可以惊起小鸟,如《鸟鸣涧》;莓苔青色可以浸染人衣,如《书事》。在诗人主观意兴之映照下,客观存在的山水景物变为心理意象,为表达诗人的情思服务。
  三、讲究色彩,从虚处落笔,并以青白色为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被称为“诗中有画”,而且是“有声画”,是不无道理的。王维以画入诗,使他笔下山水田园景物的布局错落有序,富于图画美。绘画艺术讲究虚实相生,常留虚白供读者再补充。王维深谙此道,在描绘山水景物时往往从虚处落笔,如前引《汉江临泛》的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其状江水浩渺,山色空濛,有以少胜多,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
  山水田园诗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对色彩的使用的自觉程度。王维作为一个画家诗人,对色彩的价值认识及对色彩的遣使,便更具创造性了。
  以《山中》为例: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仿佛是随意的点染,然却已非自然色了,诗人选择秋山本身就存着深刻的含蕴,满目苍郁的秋山缀以稀疏零落的红叶,再衬以通过幻觉错觉而滋生出来的诗意感受和心灵色彩,全幅画就蒙上了似幻而真的生命感动的烟雾。
  就像他所开创的南宗画派以水墨为主一样,在水墨的浓淡明暗变化中表现山水的物理和质感。在诗中王维偏好青白两色: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2�6�2�6�2�6�2《鹿柴》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6�2�6�2�6�2�6�2《节事》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6�2�6�2�6�2�6�2《山中》
  这在诗人笔下同样可见,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朝雨乍停,天宇清朗,道路洁净,路旁柳树被雨水洗出了它那青翠的本色,而柳色之新,又映照出客舍青青来,从而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再如《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萍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沙明月下。
河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以明月照彻滩水,水才显其“清”,滩才显其“浅”,水底之石才显其“白”。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微弱,绝色就发暗,能见其绿,足见月光之明亮。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
  四、讲究音响,以动写静,动静相映
  王维对大自然声响的处理,集中体现在音响上,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濞深涧中。
  这里人闲、夜静、山空皆是从静态入手的,它们构成了春天山涧夜晚的静谧。诗人又写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一个“惊”字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不仅荡涤了那种死沉沉的气氛,而且更加突出了山涧的宁静幽美,创造了“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又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高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步入茫茫山林,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中,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不知从哪里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有小径而无人行,听人声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围参天的古树和层峦迭嶂的群山,这是多么幽静空灵的境界!诗人描绘了幽静的山林景色,更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这钟声非但没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氛围。
  王维的山水诗善于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相映,写出自己极为细致的感受,捕提一瞬间的动人景象。如《山居秋暝》的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人先是听到“竹喧”,才知道是“归浣女”,先看到了“莲动”才发现了“下渔舟”,诗人写出了先有所闻、后有所见的细致感受。“竹喧”、“莲动”这些美的动态和美的音响,动静相衬,自然天成,既精妙入微,又含蓄隽永。不难想象,在“竹喧”“莲动”过后,又是怎样的清静,这比单写静更富有诗意,更耐人寻味。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自然美和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
  王维的诗歌开创了一个时代,堪称山水诗“正宗”。其诗往往把实景与它所暗示、所追求的虚境融为一体,给人以最大的审美愉悦感。同时,他的诗与他采用的某种物象间也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精神,使自我融合万物,又投影在色彩、意象、音响和语言中,营适了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使山水田园诗发展到了顶峰,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格并占据重要一页的一位诗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8:0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8:00

作品风格关键词: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

扩展资料: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8:00

王维的一些山水田园诗歌具有空灵、明净的意境。意境是一种虚实相生、富有韵味的境界。诗人描绘一些现实中的山水田园景物,注入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审美空间,这个审美空间就是意境。意境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作品中生发出来的想象空间,是一种具有含蓄韵味的境界,当你体味这种境界时,你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你的灵魂在同时也被净化。“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送别的诗句,作者用细雨、青青新柳营造出了离别的感伤情绪,情景交融,形成感人至深的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是辽阔的大漠风光,壮丽的画面和境界让你的心胸也为之开阔。《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及《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则都是创造了寂静空灵的境界,景致是幽篁、深林、青苔、明月,作者高洁的的人格凸显于我们眼前,人与景物极为融洽,二者合二为一,形成空明静寂的意境。《山居秋暝》则营造了色调明朗、蕴含活泼生机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通过“明月”、“清泉”、“绿竹”、“浣女”、“青莲”、“渔舟”描绘出一副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诗人为何能营造出这么多净化人灵魂的意境呢?首先是因为诗人的人格是高洁的。他不受世俗的烦扰,不与世人争名逐利,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他的追求是发自内心的需要,不像世人那样汲汲于功名利禄。他与世无争,心境是平静的。他的精神世界是纯粹的,感觉也变得灵敏,他的诗歌就是他的纯粹空明心境的表现,必然能够打动人。其次是诗人是通过山水景物寄托自己感情,而他又是一个画家,具有良好的绘画素养,他描绘的画面能够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意境是需要画面支持的,诗人对外界的光线色彩极为敏感,创造了一幅幅立体的画面。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日落后天色昏暗,愈显江湖之白色;绿色的潮水涌来,仿佛天地也变成青色。日色本来应该是温暖的,因青松的冷色调而让人产生寒冷的感觉。诗人作为画家,感受非常敏锐,善于捕捉自然界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再次是诗人具有良好的佛学修养。佛教讲究心境,王维在静修的过程中,心境变得平和,在描绘外界自然景物时往往能有所领悟,这使他的诗歌除了具有一种平和之美外,还有一种韵外之致。如“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出一种禅趣和禅机。 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在盛唐诗坛上,除李杜以外,鲜有堪与比并的。他的山水诗平淡自然,俊逸空灵,与琴棋书画融为一炉。诗中常有形与声的刻画,情与意的温馨,飘洒与沉静结伴,显达与幽深同行。常用委婉冲淡、古雅悠远的高妙手法,达到令人拍案叫绝、流连忘返的艺术胜境,形成他山水田园诗的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本文拟从语言、意象、色彩、音响四个角度来剖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并探索形成这种意境美的原因。
  一、语言不重华饰,明净淡雅,虚实相济
  语言是诗人情绪的物化形态,是诗歌最表层的意象。王维在语言上追求明净淡雅,不尚浓艳,不重华饰,不作惊人语,不出吞云吐月之言。他讲究自然与真切,注意语言的启示性,表现出诗歌语言的自由、自在和自觉。如《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人以浅切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可人而又富于生气。在夕照浑茫的大背景下,古松参天,仙鹤盘旋,访客罕至,柴扉独掩,可谓幽静之至。诗人以“苍茫”、“遍”、“稀”这些词来渲染寂静的氛围,又用“新粉”、“落”、“烟火”、“处处”等传神的字眼,传递出大自然勃勃的气象和人们怡然自乐的精神面貌。
  《山居秋螟》的前半首写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
  写景如画,随心挥洒,这样动人的自然写景,正是通过清新淡雅、自然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理想中的社会美,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丰姿摇曳,耐人寻味。
  王维的诗又多以虚写实,《如汉江临泛》的中间两联: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颔联把所见江山的空间跨度极力加以扩展,以至于无穷无尽。“有无中”的山色,“天地外”的江流,这种因远而虚的境界,展示了江面之宽、江流之长。诗人用“有无”和“外”,点出了画面由实景而化入虚白。颈联再用一个“浮”字,以郡邑浮沉、天空摇曳的幻觉,极写水势的浩渺潏荡,似乎把郡邑描写成海市蜃楼了。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表现出“前浦”波澜壮阔、浩渺连天的风貌。这不能不得益于王维诗歌语言的平淡自然而又体物精细。
  二、意象空灵剔透,虚幻静谧,富于变化。
  司空图的《诗品》中就曾用“白云”比喻“超诣”的神韵,说“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王维将心性具象为白云,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也恰恰是这种效果。
  王维在诗中取意象最多的是云: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6�2�6�2�6�2�6�2《送别》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6�2�6�2�6�2�6�2《过香积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6�2�6�2�6�2�6�2《终南别业》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6�2�6�2�6�2�6�2《观猎》
  比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那一抹返照的夕阳,那被夕阳辉映的青苔,还有那只闻人声不见人影的深林,该可以勾起多少的遐想,该可以给人多少的审美享受!王维在山林溪壑之中,既寄托了自己高尚其志、不与世俗合流的人生理想,也倾注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衷心喜爱。包括那些体现禅宗哲理、给人以极端幽静之感的诗篇,同时也有生趣盎然,鲜洁明丽的意境。又如《辛夷坞》:
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浅探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此诗借空山无人之涧户与自开自落之芙蓉来表达空寂之境。然这一“空寂”之境,并非是完全的死寂、冷清,在“空寂”的表面下,仍然存在着生命的跃动,那自开自落的芙蓉花,正是此种生命跃动的象征。
  王维笔下的意境不是平面的、单一的、一成不变的。他在创造客观山水的意境时,通过自己全身心的浸染、感受,使客观景物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借用王国维的话说,就是使“无我之境”变成了“有我之境”,从而构成一种艺术意象:为表其惆怅之情,空间物体失却了它们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披上诗人强烈的主观情绪,比如《华子岗》;为表其空虚静寂之感,时间似乎亦可停止流逝,比如《鹿柴》;随其意兴所至,空翠之色似乎可以润湿人衣,如《山中》;甚至于月光可以惊起小鸟,如《鸟鸣涧》;莓苔青色可以浸染人衣,如《书事》。在诗人主观意兴之映照下,客观存在的山水景物变为心理意象,为表达诗人的情思服务。
  三、讲究色彩,从虚处落笔,并以青白色为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被称为“诗中有画”,而且是“有声画”,是不无道理的。王维以画入诗,使他笔下山水田园景物的布局错落有序,富于图画美。绘画艺术讲究虚实相生,常留虚白供读者再补充。王维深谙此道,在描绘山水景物时往往从虚处落笔,如前引《汉江临泛》的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其状江水浩渺,山色空濛,有以少胜多,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
  山水田园诗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对色彩的使用的自觉程度。王维作为一个画家诗人,对色彩的价值认识及对色彩的遣使,便更具创造性了。
  以《山中》为例: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仿佛是随意的点染,然却已非自然色了,诗人选择秋山本身就存着深刻的含蕴,满目苍郁的秋山缀以稀疏零落的红叶,再衬以通过幻觉错觉而滋生出来的诗意感受和心灵色彩,全幅画就蒙上了似幻而真的生命感动的烟雾。
  就像他所开创的南宗画派以水墨为主一样,在水墨的浓淡明暗变化中表现山水的物理和质感。在诗中王维偏好青白两色: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2�6�2�6�2�6�2《鹿柴》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6�2�6�2�6�2�6�2《节事》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6�2�6�2�6�2�6�2《山中》
  这在诗人笔下同样可见,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朝雨乍停,天宇清朗,道路洁净,路旁柳树被雨水洗出了它那青翠的本色,而柳色之新,又映照出客舍青青来,从而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再如《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萍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沙明月下。
河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以明月照彻滩水,水才显其“清”,滩才显其“浅”,水底之石才显其“白”。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微弱,绝色就发暗,能见其绿,足见月光之明亮。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
  四、讲究音响,以动写静,动静相映
  王维对大自然声响的处理,集中体现在音响上,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濞深涧中。
  这里人闲、夜静、山空皆是从静态入手的,它们构成了春天山涧夜晚的静谧。诗人又写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一个“惊”字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不仅荡涤了那种死沉沉的气氛,而且更加突出了山涧的宁静幽美,创造了“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又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高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步入茫茫山林,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中,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不知从哪里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有小径而无人行,听人声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围参天的古树和层峦迭嶂的群山,这是多么幽静空灵的境界!诗人描绘了幽静的山林景色,更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这钟声非但没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氛围。
  王维的山水诗善于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相映,写出自己极为细致的感受,捕提一瞬间的动人景象。如《山居秋暝》的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人先是听到“竹喧”,才知道是“归浣女”,先看到了“莲动”才发现了“下渔舟”,诗人写出了先有所闻、后有所见的细致感受。“竹喧”、“莲动”这些美的动态和美的音响,动静相衬,自然天成,既精妙入微,又含蓄隽永。不难想象,在“竹喧”“莲动”过后,又是怎样的清静,这比单写静更富有诗意,更耐人寻味。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自然美和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
  王维的诗歌开创了一个时代,堪称山水诗“正宗”。其诗往往把实景与它所暗示、所追求的虚境融为一体,给人以最大的审美愉悦感。同时,他的诗与他采用的某种物象间也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精神,使自我融合万物,又投影在色彩、意象、音响和语言中,营适了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使山水田园诗发展到了顶峰,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格并占据重要一页的一位诗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8:0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8:00

作品风格关键词: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

扩展资料: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8:00

王维的一些山水田园诗歌具有空灵、明净的意境。意境是一种虚实相生、富有韵味的境界。诗人描绘一些现实中的山水田园景物,注入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审美空间,这个审美空间就是意境。意境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作品中生发出来的想象空间,是一种具有含蓄韵味的境界,当你体味这种境界时,你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你的灵魂在同时也被净化。“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送别的诗句,作者用细雨、青青新柳营造出了离别的感伤情绪,情景交融,形成感人至深的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是辽阔的大漠风光,壮丽的画面和境界让你的心胸也为之开阔。《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及《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则都是创造了寂静空灵的境界,景致是幽篁、深林、青苔、明月,作者高洁的的人格凸显于我们眼前,人与景物极为融洽,二者合二为一,形成空明静寂的意境。《山居秋暝》则营造了色调明朗、蕴含活泼生机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通过“明月”、“清泉”、“绿竹”、“浣女”、“青莲”、“渔舟”描绘出一副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诗人为何能营造出这么多净化人灵魂的意境呢?首先是因为诗人的人格是高洁的。他不受世俗的烦扰,不与世人争名逐利,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他的追求是发自内心的需要,不像世人那样汲汲于功名利禄。他与世无争,心境是平静的。他的精神世界是纯粹的,感觉也变得灵敏,他的诗歌就是他的纯粹空明心境的表现,必然能够打动人。其次是诗人是通过山水景物寄托自己感情,而他又是一个画家,具有良好的绘画素养,他描绘的画面能够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意境是需要画面支持的,诗人对外界的光线色彩极为敏感,创造了一幅幅立体的画面。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日落后天色昏暗,愈显江湖之白色;绿色的潮水涌来,仿佛天地也变成青色。日色本来应该是温暖的,因青松的冷色调而让人产生寒冷的感觉。诗人作为画家,感受非常敏锐,善于捕捉自然界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再次是诗人具有良好的佛学修养。佛教讲究心境,王维在静修的过程中,心境变得平和,在描绘外界自然景物时往往能有所领悟,这使他的诗歌除了具有一种平和之美外,还有一种韵外之致。如“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出一种禅趣和禅机。 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在盛唐诗坛上,除李杜以外,鲜有堪与比并的。他的山水诗平淡自然,俊逸空灵,与琴棋书画融为一炉。诗中常有形与声的刻画,情与意的温馨,飘洒与沉静结伴,显达与幽深同行。常用委婉冲淡、古雅悠远的高妙手法,达到令人拍案叫绝、流连忘返的艺术胜境,形成他山水田园诗的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本文拟从语言、意象、色彩、音响四个角度来剖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并探索形成这种意境美的原因。
  一、语言不重华饰,明净淡雅,虚实相济
  语言是诗人情绪的物化形态,是诗歌最表层的意象。王维在语言上追求明净淡雅,不尚浓艳,不重华饰,不作惊人语,不出吞云吐月之言。他讲究自然与真切,注意语言的启示性,表现出诗歌语言的自由、自在和自觉。如《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人以浅切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可人而又富于生气。在夕照浑茫的大背景下,古松参天,仙鹤盘旋,访客罕至,柴扉独掩,可谓幽静之至。诗人以“苍茫”、“遍”、“稀”这些词来渲染寂静的氛围,又用“新粉”、“落”、“烟火”、“处处”等传神的字眼,传递出大自然勃勃的气象和人们怡然自乐的精神面貌。
  《山居秋螟》的前半首写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
  写景如画,随心挥洒,这样动人的自然写景,正是通过清新淡雅、自然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理想中的社会美,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丰姿摇曳,耐人寻味。
  王维的诗又多以虚写实,《如汉江临泛》的中间两联: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颔联把所见江山的空间跨度极力加以扩展,以至于无穷无尽。“有无中”的山色,“天地外”的江流,这种因远而虚的境界,展示了江面之宽、江流之长。诗人用“有无”和“外”,点出了画面由实景而化入虚白。颈联再用一个“浮”字,以郡邑浮沉、天空摇曳的幻觉,极写水势的浩渺潏荡,似乎把郡邑描写成海市蜃楼了。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表现出“前浦”波澜壮阔、浩渺连天的风貌。这不能不得益于王维诗歌语言的平淡自然而又体物精细。
  二、意象空灵剔透,虚幻静谧,富于变化。
  司空图的《诗品》中就曾用“白云”比喻“超诣”的神韵,说“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王维将心性具象为白云,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也恰恰是这种效果。
  王维在诗中取意象最多的是云: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6�2�6�2�6�2�6�2《送别》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6�2�6�2�6�2�6�2《过香积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6�2�6�2�6�2�6�2《终南别业》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6�2�6�2�6�2�6�2《观猎》
  比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那一抹返照的夕阳,那被夕阳辉映的青苔,还有那只闻人声不见人影的深林,该可以勾起多少的遐想,该可以给人多少的审美享受!王维在山林溪壑之中,既寄托了自己高尚其志、不与世俗合流的人生理想,也倾注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衷心喜爱。包括那些体现禅宗哲理、给人以极端幽静之感的诗篇,同时也有生趣盎然,鲜洁明丽的意境。又如《辛夷坞》:
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浅探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此诗借空山无人之涧户与自开自落之芙蓉来表达空寂之境。然这一“空寂”之境,并非是完全的死寂、冷清,在“空寂”的表面下,仍然存在着生命的跃动,那自开自落的芙蓉花,正是此种生命跃动的象征。
  王维笔下的意境不是平面的、单一的、一成不变的。他在创造客观山水的意境时,通过自己全身心的浸染、感受,使客观景物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借用王国维的话说,就是使“无我之境”变成了“有我之境”,从而构成一种艺术意象:为表其惆怅之情,空间物体失却了它们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披上诗人强烈的主观情绪,比如《华子岗》;为表其空虚静寂之感,时间似乎亦可停止流逝,比如《鹿柴》;随其意兴所至,空翠之色似乎可以润湿人衣,如《山中》;甚至于月光可以惊起小鸟,如《鸟鸣涧》;莓苔青色可以浸染人衣,如《书事》。在诗人主观意兴之映照下,客观存在的山水景物变为心理意象,为表达诗人的情思服务。
  三、讲究色彩,从虚处落笔,并以青白色为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被称为“诗中有画”,而且是“有声画”,是不无道理的。王维以画入诗,使他笔下山水田园景物的布局错落有序,富于图画美。绘画艺术讲究虚实相生,常留虚白供读者再补充。王维深谙此道,在描绘山水景物时往往从虚处落笔,如前引《汉江临泛》的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其状江水浩渺,山色空濛,有以少胜多,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
  山水田园诗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对色彩的使用的自觉程度。王维作为一个画家诗人,对色彩的价值认识及对色彩的遣使,便更具创造性了。
  以《山中》为例: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仿佛是随意的点染,然却已非自然色了,诗人选择秋山本身就存着深刻的含蕴,满目苍郁的秋山缀以稀疏零落的红叶,再衬以通过幻觉错觉而滋生出来的诗意感受和心灵色彩,全幅画就蒙上了似幻而真的生命感动的烟雾。
  就像他所开创的南宗画派以水墨为主一样,在水墨的浓淡明暗变化中表现山水的物理和质感。在诗中王维偏好青白两色: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2�6�2�6�2�6�2《鹿柴》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6�2�6�2�6�2�6�2《节事》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6�2�6�2�6�2�6�2《山中》
  这在诗人笔下同样可见,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朝雨乍停,天宇清朗,道路洁净,路旁柳树被雨水洗出了它那青翠的本色,而柳色之新,又映照出客舍青青来,从而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再如《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萍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沙明月下。
河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以明月照彻滩水,水才显其“清”,滩才显其“浅”,水底之石才显其“白”。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微弱,绝色就发暗,能见其绿,足见月光之明亮。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
  四、讲究音响,以动写静,动静相映
  王维对大自然声响的处理,集中体现在音响上,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濞深涧中。
  这里人闲、夜静、山空皆是从静态入手的,它们构成了春天山涧夜晚的静谧。诗人又写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一个“惊”字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不仅荡涤了那种死沉沉的气氛,而且更加突出了山涧的宁静幽美,创造了“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又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高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步入茫茫山林,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中,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不知从哪里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有小径而无人行,听人声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围参天的古树和层峦迭嶂的群山,这是多么幽静空灵的境界!诗人描绘了幽静的山林景色,更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这钟声非但没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氛围。
  王维的山水诗善于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相映,写出自己极为细致的感受,捕提一瞬间的动人景象。如《山居秋暝》的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人先是听到“竹喧”,才知道是“归浣女”,先看到了“莲动”才发现了“下渔舟”,诗人写出了先有所闻、后有所见的细致感受。“竹喧”、“莲动”这些美的动态和美的音响,动静相衬,自然天成,既精妙入微,又含蓄隽永。不难想象,在“竹喧”“莲动”过后,又是怎样的清静,这比单写静更富有诗意,更耐人寻味。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自然美和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
  王维的诗歌开创了一个时代,堪称山水诗“正宗”。其诗往往把实景与它所暗示、所追求的虚境融为一体,给人以最大的审美愉悦感。同时,他的诗与他采用的某种物象间也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精神,使自我融合万物,又投影在色彩、意象、音响和语言中,营适了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使山水田园诗发展到了顶峰,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格并占据重要一页的一位诗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8:0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8:00

作品风格关键词: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

扩展资料: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8:00

王维的一些山水田园诗歌具有空灵、明净的意境。意境是一种虚实相生、富有韵味的境界。诗人描绘一些现实中的山水田园景物,注入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审美空间,这个审美空间就是意境。意境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作品中生发出来的想象空间,是一种具有含蓄韵味的境界,当你体味这种境界时,你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你的灵魂在同时也被净化。“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送别的诗句,作者用细雨、青青新柳营造出了离别的感伤情绪,情景交融,形成感人至深的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是辽阔的大漠风光,壮丽的画面和境界让你的心胸也为之开阔。《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及《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则都是创造了寂静空灵的境界,景致是幽篁、深林、青苔、明月,作者高洁的的人格凸显于我们眼前,人与景物极为融洽,二者合二为一,形成空明静寂的意境。《山居秋暝》则营造了色调明朗、蕴含活泼生机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通过“明月”、“清泉”、“绿竹”、“浣女”、“青莲”、“渔舟”描绘出一副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诗人为何能营造出这么多净化人灵魂的意境呢?首先是因为诗人的人格是高洁的。他不受世俗的烦扰,不与世人争名逐利,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他的追求是发自内心的需要,不像世人那样汲汲于功名利禄。他与世无争,心境是平静的。他的精神世界是纯粹的,感觉也变得灵敏,他的诗歌就是他的纯粹空明心境的表现,必然能够打动人。其次是诗人是通过山水景物寄托自己感情,而他又是一个画家,具有良好的绘画素养,他描绘的画面能够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意境是需要画面支持的,诗人对外界的光线色彩极为敏感,创造了一幅幅立体的画面。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日落后天色昏暗,愈显江湖之白色;绿色的潮水涌来,仿佛天地也变成青色。日色本来应该是温暖的,因青松的冷色调而让人产生寒冷的感觉。诗人作为画家,感受非常敏锐,善于捕捉自然界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再次是诗人具有良好的佛学修养。佛教讲究心境,王维在静修的过程中,心境变得平和,在描绘外界自然景物时往往能有所领悟,这使他的诗歌除了具有一种平和之美外,还有一种韵外之致。如“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出一种禅趣和禅机。 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在盛唐诗坛上,除李杜以外,鲜有堪与比并的。他的山水诗平淡自然,俊逸空灵,与琴棋书画融为一炉。诗中常有形与声的刻画,情与意的温馨,飘洒与沉静结伴,显达与幽深同行。常用委婉冲淡、古雅悠远的高妙手法,达到令人拍案叫绝、流连忘返的艺术胜境,形成他山水田园诗的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本文拟从语言、意象、色彩、音响四个角度来剖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并探索形成这种意境美的原因。
  一、语言不重华饰,明净淡雅,虚实相济
  语言是诗人情绪的物化形态,是诗歌最表层的意象。王维在语言上追求明净淡雅,不尚浓艳,不重华饰,不作惊人语,不出吞云吐月之言。他讲究自然与真切,注意语言的启示性,表现出诗歌语言的自由、自在和自觉。如《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人以浅切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可人而又富于生气。在夕照浑茫的大背景下,古松参天,仙鹤盘旋,访客罕至,柴扉独掩,可谓幽静之至。诗人以“苍茫”、“遍”、“稀”这些词来渲染寂静的氛围,又用“新粉”、“落”、“烟火”、“处处”等传神的字眼,传递出大自然勃勃的气象和人们怡然自乐的精神面貌。
  《山居秋螟》的前半首写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
  写景如画,随心挥洒,这样动人的自然写景,正是通过清新淡雅、自然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理想中的社会美,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丰姿摇曳,耐人寻味。
  王维的诗又多以虚写实,《如汉江临泛》的中间两联: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颔联把所见江山的空间跨度极力加以扩展,以至于无穷无尽。“有无中”的山色,“天地外”的江流,这种因远而虚的境界,展示了江面之宽、江流之长。诗人用“有无”和“外”,点出了画面由实景而化入虚白。颈联再用一个“浮”字,以郡邑浮沉、天空摇曳的幻觉,极写水势的浩渺潏荡,似乎把郡邑描写成海市蜃楼了。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表现出“前浦”波澜壮阔、浩渺连天的风貌。这不能不得益于王维诗歌语言的平淡自然而又体物精细。
  二、意象空灵剔透,虚幻静谧,富于变化。
  司空图的《诗品》中就曾用“白云”比喻“超诣”的神韵,说“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王维将心性具象为白云,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也恰恰是这种效果。
  王维在诗中取意象最多的是云: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6�2�6�2�6�2�6�2《送别》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6�2�6�2�6�2�6�2《过香积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6�2�6�2�6�2�6�2《终南别业》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6�2�6�2�6�2�6�2《观猎》
  比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那一抹返照的夕阳,那被夕阳辉映的青苔,还有那只闻人声不见人影的深林,该可以勾起多少的遐想,该可以给人多少的审美享受!王维在山林溪壑之中,既寄托了自己高尚其志、不与世俗合流的人生理想,也倾注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衷心喜爱。包括那些体现禅宗哲理、给人以极端幽静之感的诗篇,同时也有生趣盎然,鲜洁明丽的意境。又如《辛夷坞》:
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浅探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此诗借空山无人之涧户与自开自落之芙蓉来表达空寂之境。然这一“空寂”之境,并非是完全的死寂、冷清,在“空寂”的表面下,仍然存在着生命的跃动,那自开自落的芙蓉花,正是此种生命跃动的象征。
  王维笔下的意境不是平面的、单一的、一成不变的。他在创造客观山水的意境时,通过自己全身心的浸染、感受,使客观景物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借用王国维的话说,就是使“无我之境”变成了“有我之境”,从而构成一种艺术意象:为表其惆怅之情,空间物体失却了它们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披上诗人强烈的主观情绪,比如《华子岗》;为表其空虚静寂之感,时间似乎亦可停止流逝,比如《鹿柴》;随其意兴所至,空翠之色似乎可以润湿人衣,如《山中》;甚至于月光可以惊起小鸟,如《鸟鸣涧》;莓苔青色可以浸染人衣,如《书事》。在诗人主观意兴之映照下,客观存在的山水景物变为心理意象,为表达诗人的情思服务。
  三、讲究色彩,从虚处落笔,并以青白色为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被称为“诗中有画”,而且是“有声画”,是不无道理的。王维以画入诗,使他笔下山水田园景物的布局错落有序,富于图画美。绘画艺术讲究虚实相生,常留虚白供读者再补充。王维深谙此道,在描绘山水景物时往往从虚处落笔,如前引《汉江临泛》的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其状江水浩渺,山色空濛,有以少胜多,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
  山水田园诗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对色彩的使用的自觉程度。王维作为一个画家诗人,对色彩的价值认识及对色彩的遣使,便更具创造性了。
  以《山中》为例: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仿佛是随意的点染,然却已非自然色了,诗人选择秋山本身就存着深刻的含蕴,满目苍郁的秋山缀以稀疏零落的红叶,再衬以通过幻觉错觉而滋生出来的诗意感受和心灵色彩,全幅画就蒙上了似幻而真的生命感动的烟雾。
  就像他所开创的南宗画派以水墨为主一样,在水墨的浓淡明暗变化中表现山水的物理和质感。在诗中王维偏好青白两色: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2�6�2�6�2�6�2《鹿柴》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6�2�6�2�6�2�6�2《节事》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6�2�6�2�6�2�6�2《山中》
  这在诗人笔下同样可见,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朝雨乍停,天宇清朗,道路洁净,路旁柳树被雨水洗出了它那青翠的本色,而柳色之新,又映照出客舍青青来,从而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再如《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萍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沙明月下。
河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以明月照彻滩水,水才显其“清”,滩才显其“浅”,水底之石才显其“白”。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微弱,绝色就发暗,能见其绿,足见月光之明亮。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
  四、讲究音响,以动写静,动静相映
  王维对大自然声响的处理,集中体现在音响上,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濞深涧中。
  这里人闲、夜静、山空皆是从静态入手的,它们构成了春天山涧夜晚的静谧。诗人又写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一个“惊”字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不仅荡涤了那种死沉沉的气氛,而且更加突出了山涧的宁静幽美,创造了“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又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高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步入茫茫山林,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中,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不知从哪里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有小径而无人行,听人声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围参天的古树和层峦迭嶂的群山,这是多么幽静空灵的境界!诗人描绘了幽静的山林景色,更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这钟声非但没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氛围。
  王维的山水诗善于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相映,写出自己极为细致的感受,捕提一瞬间的动人景象。如《山居秋暝》的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人先是听到“竹喧”,才知道是“归浣女”,先看到了“莲动”才发现了“下渔舟”,诗人写出了先有所闻、后有所见的细致感受。“竹喧”、“莲动”这些美的动态和美的音响,动静相衬,自然天成,既精妙入微,又含蓄隽永。不难想象,在“竹喧”“莲动”过后,又是怎样的清静,这比单写静更富有诗意,更耐人寻味。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自然美和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
  王维的诗歌开创了一个时代,堪称山水诗“正宗”。其诗往往把实景与它所暗示、所追求的虚境融为一体,给人以最大的审美愉悦感。同时,他的诗与他采用的某种物象间也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精神,使自我融合万物,又投影在色彩、意象、音响和语言中,营适了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使山水田园诗发展到了顶峰,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格并占据重要一页的一位诗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8:0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Linux系统安装FTP服务器 Linux系统的网络文件共享 建筑的七盏明灯的内容简介 面向对象设计七大原则 简单说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 交互设计的“根”——七大定律 交互设计原则和理论2——七大定律 七大设计原则 附近的加油站有哪些 附近的加油站有哪些地方 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 求与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相同意境的诗句,最好是五言律诗,绝句和七言律诗均可 三国战记2盖世英雄各种图腾拿法和作用? 有关王维的诗 常见的捏拿类按摩手法有什么特征? 色彩淡雅,意境幽深王维的田园诗? 王维的那些诗有禅意 拿法的[作用] 王维最有意境的诗句 汽车空调滤芯更换周期是多久? 汽车空调滤芯十万公里后还需要更换吗 为什么要加钱呢我用积分兑换不行吗? 买单吧20000积分可以兑换多少钱 积分兑换怎么还要加钱? 有没什么美声唱法的歌曲?女声的,中文的,不要飙高音的,我唱不到! flash8如何恢复删除的图层 美声唱法都有哪些歌曲?最好简单点的、(女生唱的) 电脑谷歌图层删除了怎么恢复? 我要找一些好听美声唱法的歌曲,但是要中文的女生唱的? 想要一份稳定工作,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应该选择哪个呢? 急求真三国无双4特殊道具拿法,终极武器拿法,一定要详细,最好把作用也告诉我 古诗《山鸣涧》作者王维,诗人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浅谈学法 用法 守法的重要意义 中国有几个国际码头 王维的诗有哪些与东山魁夷的听泉意境一样 台州有国际码头吗 学法用法的意义 经典诗句赏析 (王维的诗句) 国际码头的意思 王维的《竹里馆》中用自然平淡的笔调写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与一体的诗句是: 盐田港国际码头在哪里怎么坐车去 iqaat是哪个码头 北海市北部湾国际码头在哪个位置 在韩国仁川第二国际码头怎么去仁川机场 动车上面能不能带鱼啊 高铁上面可以带鱼上车吗? 动车可以带死鱼吗 动车上面能不能带鱼啊? 如何找到最近打开过的网址 火车上能带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