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16: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8:10
宋代以后,"荷包"这一名称逐渐流行起来。据《通俗编·服饰》记载,《能改斋漫录》中有刘伟明的诗"西清直寓荷为橐",欧阳修的对句"紫荷垂橐",当时的理解都与芰荷相关。然而,袁枚在《随园随笔》中指出"紫荷非荷包",表明并非直接关联。元杂剧和明清笔记小说中,荷包的使用也相当常见,其本质是古代的荷囊、旁囊或囊。
元代民间流行佩戴荷囊,敦煌壁画元代第332窟甬道的画像中,可见蒙古族供养人腰间的荷囊。清代,荷包不仅是赏赐大臣的礼品,如《啸亭续录》所载,乾嘉时期皇帝会赐予大臣"岁岁平安"荷包。荷包在明清时期还有其他别称,如"茄袋"和"顺袋",《金瓶梅》和《歧路灯》中的描述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清代荷包多为丝织品,工艺精美,样式各异。如葫芦形的"葫芦荷包"和鸡心形的"鸡心荷包",甚至在大城市中还有专门的作坊制作。起初,荷包主要用于男子存放烟叶,后因其美观被广泛佩戴。北京《竹枝词》描绘了荷包的流行情况。
在清代,男子腰间还会挂有香囊、褡裢等物品,而妇女则更多在衣襟处挂小型饰物。随着时代变迁,荷包在城市中更多地成为收藏品,但在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如布依族的"耍荷包"习俗,荷包文化仍保留着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期间,粽子、艾草、荷包和五色丝线等习俗,除了纪念屈原和吃粽子,其余的活动都带有驱鬼邪的传统寓意,体现了荷包文化与民间信仰的紧密联系。
荷包是中国传统服饰中,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荷包的造型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的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装饰意味很浓。 现代粤语中常用荷包指代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