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07: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17:56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曾提及一座名为“不咸山”的神秘之地,位于肃慎之国,象征着“有神之山”。东北的多个少数民族如肃慎、沃沮、秽貊、扶余、鲜卑、高句丽、蒙古和契丹,都视其为仙山,赋予了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话色彩。
魏晋时期的《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汉昭帝时期(公元前82年),玄菟族人迁至高句丽,长白山以东的沃沮族和秽貊族归属乐浪,其中“单单大岭”即今长白山,体现了山名与满语的联系。《后汉书》和《三国志》中的“东沃沮”地带,与今天的图们江流域至朝鲜北境相连,而“盖马大山”即指现在的长白山。
随着时间推移,长白山的称呼变得多样,如“徒太山”、“徒白山”等。直到辽金两朝建立后,统一称其为“长白山”。《契丹国志》和《辽史》、《金史》中,长白山的地理位置和祭祀活动开始规范化。金朝的女真族视长白山为发祥地,女真皇帝金世宗册封其为“兴国灵应王”,并命文人撰写祭文,强化了对长白山的神化。
金章宗时期,长白山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被尊为“开天宏圣帝”,与天帝并列。到了清代,长白山作为满族的象征,被赋予了更多神圣意义。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都亲自祭祀,乾隆甚至亲临温德亨望祭殿,留下了丰富的诗文赞美。
长白山古称不咸山。咸取自于《易经》中的咸卦。据《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山之得名,因其“似盐之略白,但没有盐的咸”,“不咸”是汉语词,“不”为否定副词;“咸”为形容词,指像盐的味道,与“淡”相对。因此,所谓“不咸”,即其色似盐,而其味不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