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07: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08:26
禹王碑,被誉为人间第一碑,其书法碑贴极具历史价值。相传大禹治水期间,于衡山岣嵝峰发现一部治水宝书,其字体苍古,难以辨识,郭沫若曾花费三年仅识得其中三字,有人认为是蝌蚪文,有人则推测为鸟篆。该碑刻于宋嘉定年间,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亭保护其完好。
《一统志》记载岣嵝山为衡山主峰,而《明史地理志》则提及其在衡山的七十二峰中地位显著。《湘中记》称岣嵝山有玉揲,禹据其文治水,而《南岳记》则记载贵阳王萧齐子烁得禹碑并献予王,这增添了禹王碑的神秘色彩。
关于禹王碑的来历,传说大禹从黄帝的金简玉字书中学习治水方法,刻石碑于岣嵝峰,后人称之为“白马峰”、“金简峰”和“禹王碑”。尽管唐代韩愈、刘禹锡未见实物,但禹王碑的传说早在唐代即已流传。明代学者吴道行考据认为,禹碑源自《吴越春秋》中禹登山得书的记载,历经千年,至宋嘉定年间始有摹刻。
关于碑文的真伪,历代学者争议不断,如南宋张世南的记载就质疑其真实性。然而,岳麓山的禹王碑确凿无疑,其石刻已有近800年历史,被评价为岳麓之奇。杨慎曾释读碑文,其释文与《春秋左传》记载的楚庄王灭庸过程相似,刘先生破译的碑文也受到肯定。
禹王碑以其神秘的来历和独特的文字,成为了考古和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尽管存在解读上的分歧,但其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不可否认。文物部门的保护措施确保了这块瑰宝得以流传,等待着专家们更深入的探索和解读。
禹王碑,因最先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又称岣嵝碑,位于岳麓山顶禹碑峰东,与黄帝陵、炎帝陵被文物保护界誉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 禹王碑镌石崖壁,宽140厘米,高184厘米,碑文9行,每行9字,凡77字,末有寸楷书“右帝禹制”。字体苍古难辨,郭沫若花三年,仅识三字。有谓蝌蚪文,有谓鸟篆。系宋嘉定年间摹刻于此。1935年建石亭护之,亭侧有清欧阳正焕书“大观”石刻,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