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04: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6 14:07
心脏有规律的跳动是最早引起人类注意的生命现象。毫不夸张的说,一旦心脏停止了跳动,那您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同样的道理,一旦您的心脏跳的很慢,那您的生命也是危在旦夕。
由于孩子还处于发育阶段,有较快的新陈代谢,所以孩子的心律一般要快于*。对于*而言,60次以上的心率就可以接受,但对于儿童而言60来次远远不够。一个新生儿的心律一般要求在120-140次/分,2-3岁100-120次/分,4-7岁80-100次/分,在八岁以后才慢慢和*相近。
儿童的心脏较小,这就意味着每分钟需要更多的搏动来维持一个正常的心排量来供应身体的需要。所以,儿童一旦心率变得缓慢,心脏就不得不启动自身的调节机制,通过被动的扩大心脏,从而使心脏容积增大,使每次心脏搏动所能博出的血液多些,从而在有限的心率下尽可能去满足身体的需要。但是心脏的扩大并不是无限的,到一定程度,心脏就无法扩大,而此时由于心脏的肌纤维过度被拉长,犹如一个橡皮筋被过度崩紧后断裂一样,心脏将衰竭,从而出现严重的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孩子心率缓慢的原因有二大类:一类是先天性的,也就是说孩子生下来就带有心脏传导系统发育不良,从而使心率忽快忽慢,然后慢慢地越来越慢。另外一大类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本来传导系统问题不大,但由于在修补先天性心脏畸形过程中,由于传导系统和心脏的缺损很接近,从而导致了术中传导系统的损伤,从而造成所谓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对于第一大类,也就是先天性的心率缓慢,家长往往发现比较晚。因为孩子平时没有特殊的症状,可以正常的发育长大。只有体检,或者孩子出现心脏衰竭表现的时候才发现心脏跳动很缓慢,而且伴有心脏的扩大。对于这类患儿,家长治疗的决心很难下,因为总是感觉孩子还不错,熬熬可能就能过去。但这个想法非常不好,因为这样再发展下去,一则孩子生活质量较差,因为他/她的心率不具有应激性,在运动时候不能增快,所以孩子不能和健康的小朋友一起打闹,而只能安静地呆在一旁;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心脏会继续扩大,要是发生严重的心衰,那治疗就很棘手,可能连安装起搏器也解决不了问题。
对于第二大类,也就是后天的因为外科因素损伤导致的心率缓慢,那毫无疑问不能姑息,要积极考虑起搏器安装。心脏外科术后出现心率变化并不少见,但绝大多数在术后二周内会恢复正常。只有那些在外科中传导系统严重损伤的才需安装起搏器,这个比例在全部心脏外科手术中大约占5。所以,一个先心病患儿,如果术后观察二周心率没有恢复到正常,那就应该考虑永久起搏器安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