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海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06: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06:55
海月,源自中国古代医药经典《本草纲目拾遗》,其拼音名是HǎiYuè。别名繁多,包括镜鱼、以下鱼、海镜、膏叶、盘、蛎镜、石镜、窗贝等。海月属于不等蛤科动物,拉丁学名是Placuna placenta (Linnaeus)。
这种珍贵的药材通常在退潮后于海滩上采集,直接取其肉质部分,新鲜使用。它的生活环境是潮间带的中低潮区,深度可达20米左右,壳表常附着泥沙、藤壶、苔藓虫及藻类。繁殖期在5月至7月之间。
海月具有消食化痰、调和脾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结食积、黄疸和消渴。内服时,常用煎汤的方法,剂量为15-30克。古代文献中,崔禹锡的《食经》记载它能利大小肠,消除障碍,治疗黄疸和消渴;《食疗本草》则提到它能消痰,并推荐用生椒酱调和食用。
海月在《中华本草》中被收录,它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中的翼形亚纲,珍珠贝目下的海月科。在中国,包括福建、台湾和广东沿海,还有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洋等地有广泛分布。中国的另一种海贝是鞍海月,它们的贝壳形状各有特色。
海月贝壳形状多样,呈圆形或椭圆形,壳质薄而半透明,壳表白或乳白色,顶部有时带有浅紫色。贝壳内部有珍珠光泽,铰合部有独特的“八”字形铰合齿。壳内有闭壳肌痕,足部退化,无足丝。海月生活在暖海的浅海泥沙底,五月至七月间产卵。虽然其肉质部分可食,但价值不高。其贝壳平滑,有云母光泽,常用于制作灯饰、托盘和代用玻璃,古代建筑中还用其贝壳镶嵌在屋顶或门窗上,透光性强,故又称“川贝”或“明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