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扁担偶走近内黄扁担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11: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6:26
扁担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其独特魅力,成为人们心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在内黄县马上乡八里庄村,我们有幸亲睹袁有恩老人的表演,领略了扁担偶的艺术魅力。
袁有恩老人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尽管他腿脚不便,但依然坚持为我们表演了几段精彩的扁担偶。他的双手如同魔术师般在布筒内灵活舞动,木偶在他手中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扁担偶,又称扁担戏,以其紧凑的剧情、严密的技法、以及一人担当的敲锣击鼓、说唱吹奏,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一个演员,一台戏,一个人就能演绎出丰富的剧情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早年间,扁担戏走街串巷,成为谋生手段,一度盛行。
袁有恩老人自豪地讲述了他的传承之路。他自幼跟随堂哥学习五指木偶戏,20岁时开始表演,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他不仅传承了前辈的演技,还大胆创新,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曲目。
表演扁担戏,全靠演员一人。从配乐到*,从唱腔到动作,演员需一人身兼多职。扁担戏融合了戏曲、坠子书、鼓词、*、民间工艺泥塑、彩绘等元素,让人叹服于其精湛技艺。表演者需要一手挑着木箱(舞台),一手挑着道具,一根扁担挑着全部家当,因此得名“扁担戏”。
袁有恩老人在表演时,嗓子眼里常含哨子,以防咽下,而哨子不离腮,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专注力。扁担戏的题材广泛,曲调以戏曲和说唱艺术为主,表演者需具备多变的声腔和协调的动作。剧目多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及戏曲,内容积极向上,深受百姓喜爱。
扁担戏已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创新中,它将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